文章來源: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 發布時間:2005-09-19
三峽工程左岸電站提前一年全面投產
2005年9月16日,三峽工程左岸電站最后一臺機組并網發電,中國三峽總公司舉行了三峽工程左岸電站14臺機組全部投產發電儀式,國務院副總理曾培炎出席儀式并作重要講話。
三峽左岸電站共安裝14臺70萬千瓦的特大型水輪發電機組。通過國際招標,由德國Voith、加拿大GE、德國Siemens組成的VGS聯營體制造6臺,由法國ALSTOM和瑞士ABB公司制造8臺,哈爾濱電機廠有限責任公司和東方電機股份公司分別為ALSTOM和VGS的分包商,并接收外方的技術轉讓。國內廠商通過參與聯合設計、合作生產、技術引進和消化吸收,不斷推進自主創新,掌握了水輪發電機組制造的關鍵與核心技術,具備了開發、設計、制造70萬千瓦特大型水輪發電機組的能力,推動了三峽工程大型機電設備的國產化。在機組安裝調試中,建設和運行單位采取了“建管結合,無縫交接”的機組安裝管理新模式,左岸電站比原計劃提前一年全面投產。截至9月中旬,三峽電站累計發電800多億千瓦時,其中機組提前投產增發電量約300億千瓦時,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曾培炎充分肯定了三峽工程建設取得的重大階段性成果,指出三峽左岸電站的全面提前投產,標志著我國大型水電設備的設計制造水平邁入了世界先進的行列,三峽工程在重大裝備國產化方面取得的經驗,對于推進大型水電項目建設具有現實的指導作用,對裝備制造業的自主發展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他同時強調指出,三峽正處在三期工程建設的關鍵時期,任務十分艱巨,要按照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要求,高質量、高標準、高效率地把三峽工程建設好、管理好、運行好。一是要把工程質量和安全放在首位,一切工作要服從質量和安全,嚴格落實質量安全責任制,切實加強安全管理,確保三期工程質量達到一流水平,確保工程建設安全、電站運行安全、水庫樞紐安全;二是加快三期工程移民搬遷安置和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完善政策、周密安排,認真做好庫區移民的各項工作,鞏固地質災害治理成果,抓緊實施三期治理項目;三是高度重視庫區經濟社會的發展,加快發展優勢產業,加強勞動者技能培訓,千方百計擴大就業機會,加大社會事業的建設力度,解決好庫區移民的長遠生計問題,確保庫區的穩定;四是加強水庫的綜合管理,搞好防洪、發電、航運調度,實施好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工程,更好地發揮三峽工程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曾培炎在出席儀式前,還到左岸大壩壩頂、120施工棧橋、右岸地下電站和左岸電站中央控制室,視察了三峽三期工程建設和樞紐運行情況。出席儀式和陪同視察的還有國務院副秘書長汪洋,湖北省省長羅清泉,三峽辦主任蒲海清,發展與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張國寶,國土資源部副部長贠小蘇,環保總局副局長汪紀戎等。三峽左岸電站機電設備制造、安裝、運行單位及三峽工程設計、施工、監理等參建各方的近300代表參加了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