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東南-荊門特高壓交流輸電工程前期工作完成
晉東南-荊門特高壓交流輸電工程前期工作完成

文章來源:國家電網公司 發布時間:2006-03-07
我國第一個特高壓交流試驗示范工程
晉東南-荊門特高壓交流輸電工程前期工作順利完成
2月28日,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批復了晉東南—南陽—荊門1000千伏交流特高壓試驗示范工程的環境影響報告書,認為報告書提出的環境保護措施得到落實后,該項目的環境影響水平能夠得到有效控制。
電磁環境是特高壓輸電工程論證中一個廣受關注的焦點問題。輸變電工程的電磁環境影響可通過電場、磁場、可聽噪聲與無線電干擾等指標準確評價,與電壓等級沒有直接關系。
國家電網公司對我國首個交流特高壓輸電工程的環境影響評價工作高度重視,向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武漢高壓研究所下達了專題科研項目,開展了深入的研究,充分借鑒國外的研究成果,認真總結了我國500千伏、750千伏輸電工程的建設運行經驗,經反復論證,最終確定了特高壓輸電工程電磁環境影響水平不超過500千伏輸電工程標準的總體原則。
按照上述原則,交流特高壓試驗示范工程以建設“環境友好型”工程為目標,全面優化工程的設計方案,采用多分裂、大截面導線,優化桿塔的對地高度,嚴格保證電場、磁場、可聽噪聲與無線電干擾水平滿足標準要求。同時,積極研究采用全方位高低腿、擴徑導線、低噪聲導線、林區高塔跨越等新技術,以進一步提高特高壓輸電工程的環境適應性。
從長遠角度看,特高壓輸電具有大容量、遠距離、低損耗的特點,有利于節省寶貴的、不可再生的土地資源,減輕用電負荷密集地區的大氣環保壓力,推動大煤電基地的集約開發,減少污染物的總排放水平,符合建設節約型社會、環保型社會的目標,是電力工業科學發展的方向。
此前,水利部批復了交流特高壓試驗示范工程的水土保持報告書,山西、河南、湖北三省的國土資源管理部門通過了該項目的用地預審并上報國土資源部。至此,我國首個交流特高壓輸電工程的前期工作已經按國家的規定順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