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電集團制造完成國產首臺百萬千瓦超超臨界鍋爐
哈電集團制造完成國產首臺百萬千瓦超超臨界鍋爐

文章來源:哈爾濱電站設備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06-04-12
哈電集團制造完成國產首臺百萬千瓦超超臨界鍋爐
3月31日,隨著玉環1號鍋爐主蒸汽管道的順利產成,由哈電集團制造的國產首臺100萬千瓦超超臨界鍋爐華能浙江玉環電廠1號機組鍋爐宣告全部完成。該鍋爐是國內目前最大容量的電站鍋爐,技術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它的制造完成,標志著我國發電設備裝備水平開始步入新的發展階段。
作為國家"863計劃"中引進超超臨界機組技術的依托工程,玉環項目代表了我國目前的裝備制造業水平和發電行業的最高水平,機組采用"技術引進,聯合設計,國內制造"的方式進行生產。哈電集團引進和消化吸收日本三菱、東芝公司的整套超超臨界機組技術,開發制造國產百萬千瓦超超臨界機組。在玉環項目超超臨界鍋爐制造中,創出了多項"全國之最":如機組的主蒸汽壓力達到26.25兆帕,主蒸汽和再熱蒸汽溫度達到600度,是目前國內單機容量最大、運行參數最高的燃煤發電鍋爐。
由于玉環項目是我國首個超超臨界機組,因此得到了國內各電力企業的高度關注。而對于負責具體制造的哈電集團鍋爐有限責任公司來說,玉環項目是全新的爐型、全新的設計、全新的工藝,從技術準備到生產制造,可以說處處都是挑戰。為此,該公司制定了專題工作計劃,設專人負責,對項目進行檢查跟蹤。技術部門和生產部門攻關克難,全力保證產品的工期和質量。
在生產過程中,四級過熱器出口集箱和主蒸汽管道用材料為國內首次應用,其焊接難度很大,按照日方技術要求,焊接效率極低,無法滿足生產周期的要求。為解決生產急需,哈電集團鍋爐公司立足自主創新,成立了聯合攻關組,對材料的焊接工藝評定進行攻關,大膽采用新工藝和焊接材料。經生產實踐表明,對于一條直徑559毫米厚度102毫米的環縫,哈鍋平均一條焊縫的焊接時間為1人12小時左右,相比日方2人15天一條的焊接工藝,大大的提高了生產效率,并創造了28條環縫全部一次合格的奇跡。
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煤耗低、環保性能好、技術含量高,是目前國際上最先進的燃煤發電機組,也是以燃煤電廠為主的我國電力工業,進行可持續發展將重點推廣的發電設備,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玉環1號機組鍋爐順利制造完成,意味著哈電集團在我國百萬千瓦超超臨界機組領域率先突破,并取得領先地位,為未來的市場開拓打下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