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冶首秦寬厚板建成投產 四戰四捷創五大奇跡
中冶首秦寬厚板建成投產 四戰四捷創五大奇跡

文章來源:中國冶金科工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06-10-23
中冶首秦寬厚板建成投產 四戰四捷創五大奇跡
由中冶集團上海寶冶建設有限公司承建的首秦4300mm寬厚板軋機生產線在過紅鋼熱負荷試車獲得成功以后,于10月20日上午10點舉行正式投產儀式。
首秦4300mm寬厚板位于秦皇島市撫寧縣杜莊鄉,總投資18.39億元,一期設計年產120萬噸,二期增建1臺粗軋機,最終達到180萬噸。該生產線裝備居世界先進水平,技術水平領先國內。精軋機機架重453噸,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重的組裝式軋機機架。加熱爐采用雙梁雙步進雙蓄熱技術,完全利用低熱值高爐煤氣燃燒,環保節能,是目前國內最大最先進的加熱爐。這條生產線的建成投產,對于結束首秦公司沒有終端產品歷史、改善產品結構、提高經濟效益具有重要意義。
中冶集團寶冶建設首秦項目部和機裝、電裝、爐窯公司各參戰單位中標承攬這項工程以后,對整個工程進行全面透徹的了解分析,找出主要矛盾線,圍繞主要矛盾線先后組織了大型BOX箱型基礎施工、世界級軋機安裝、軋機大馬達安裝、加熱爐施工四大攻堅戰。由于組織準備充分、實施技術方案優化先進、上下同心協力咬住目標不放,四大攻堅戰四戰四捷,創造了四大奇跡。在軋制線全長205米、寬41.7米的大型BOX箱型基礎嚴寒冬季施工中,由于經過科學試驗采取了一系列防寒、防凍、防裂措施,大體積砼澆灌以后,先后購買了7000m2棉被蓋在基礎上邊進行保溫,創造了使整個箱型基礎施工不出現一條有害裂縫的奇跡;在世界級軋機安裝中,自行開發成功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正在申報國家專利的全新安裝工藝技術——旋轉平衡吊裝技術。采用這種安裝工藝,利用力矩平衡原理,巧妙地用軋制線100噸行車使世界最重的453噸軋機機架滑移翻轉安裝就位,創造了用小吊車吊裝大軋機的神話;在精軋機大馬達安裝中,利用液壓同步滑移技術,實施離線穿芯、在線安裝工藝,創造了廠房內無任何吊裝設備也能使大馬達安裝就位的奇跡;在全長53米、寬9.3米,每小時生產230噸熱坯的加熱爐施工中,投入210名勞動力分二大班一天24小時拼搶,用不到3個月時間建成,比正常施工需要半年以上工期縮短3個多月工期,確保該生產線“最危險工程”“后墻”不倒,創造了用國內最短工期建成國內最大加熱爐的奇跡。
由于中冶集團寶冶建設組織的四大攻堅戰四戰四捷,確保了這項工程按照合同工期在365天之內建成,創造了國內外同類工程建設速度最快的奇跡。因此,該工程建設一共創造了五大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