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投大朝山水電站通過國家工程竣工環境保護驗收
國投大朝山水電站通過國家工程竣工環境保護驗收

文章來源:國家開發投資公司 發布時間:2006-12-25
國投大朝山水電站通過國家工程竣工環境保護驗收
2006年12月20日,國家開發投資公司控股建設的云南大朝山水電站通過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組織的工程竣工環境保護驗收。
2006年6月,云南大朝山水電站被水利部命名為“全國第三批34個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示范工程”之一,這也是云南第一家受此殊榮的大型水電項目。
云南大朝山水電站為Ⅰ等大(1)型工程。電站裝機容量1350兆瓦,多年平均發電量59.31億kW.h。工程總投資88.71億元,其中環??偼顿Y7703.8萬元,占總投資的0.86%。該電站位于云南省臨滄市云縣和思茅市景東彝族自治縣交界的瀾滄江干流上,水庫全長91.25公里,壩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積12.1萬平方公里??値烊?.4億立方米。該電站于1997年8月開工建設,2003年10月6臺機組全部建成發電。自2001年12月14日,1號發電機組正式并網發電至今,大朝山水電站主體工程運行穩定,截止到2006年11月30日,實現發電總量266.3億kW.h。
大朝山水電站在建設過程中嚴格執行了環境影響評價和環境保護“三同時”管理制度,落實了環評和批復中的各項環保措施,減少了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施工建設中,嚴格管理施工砂石骨料系統生產廢水,棄渣堆放至指定渣場,采用工程和植物相結合的措施防治水土流失。采用灑水車灑水降塵,隨時清理車輛運輸灑漏在路面上的石渣。工程建成后,對施工跡地進行平整,并進行了植被恢復,廠區及辦公區內道路和空地進行了綠化。建設單位環境保護管理機構健全。工程永久占地控制在環評要求范圍內,施工跡地的植被基本恢復,道路兩側進行綠化,水電站建設未對區內的生態環境產生明顯不利影響。渣場護腳結合削坡開級等進行護面處理,臨江坡面采用漿砌石或鉛絲籠擋墻,渣場頂面設排水措施避免水土流失。渣場植被已逐漸得到恢復。庫區水體水質監測除五日生化需氧量和石油類外,其它指標均符合《地面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中的Ⅲ類標準。生活垃圾有固定收集點。工程安置移民6363人。外遷人口人均耕地有增加,每戶移民均建有沼氣池,土地開墾地表坡度均在25度以下。
云南大朝山電站作為瀾滄江中游河段的電站之一,是瀾滄江綠色峽谷構想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國投大朝山公司十分重視和關注瀾滄江流域的生態保護和綠色峽谷建設問題,這關系著電站的長期安全穩定運行。為此國投大朝山公司立足電站現場和周邊首先使其綠起來,保護和促進生態環境的良性發展,以進一步協調地方的經濟發展,為建設綠色瀾滄江和綠色經濟強省,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