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重點工程華能珞璜電廠三期工程提前投產
國家重點工程華能珞璜電廠三期工程提前投產

文章來源:中國華能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07-01-31
國家重點工程華能珞璜電廠三期工程提前投產
1月26日12時36分,隨著國家重點工程――華能珞璜電廠三期工程第2臺機組(6號)順利通過168小時試運行,三期工程歷經28個月的建設,提前4個月投產,煙氣脫硫裝置同步投運。
三期工程的投產使華能珞璜電廠總裝機容量達到264萬千瓦,繼續保持為國內裝機容量最大的全脫硫火電廠,將為滿足重慶市電力負荷增長需要,提高供電可靠性和運行穩定性發揮積極作用,為重慶500千伏環網的形成和四川西電東送提供有力的電源支撐,為加快重慶市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發揮能源支持作用。
華能珞璜電廠三期工程是國家重點工程,由華能國際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和重慶市能源投資總公司共同出資45億元,建設兩臺60萬千瓦國產燃煤機組。機組全部采用國產設備,三大主機(鍋爐、汽輪機、發電機)分別由東方鍋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哈爾濱汽輪機廠有限責任公司和哈爾濱電機廠有限責任公司生產。兩臺機組于2004年9月26日正式開工,先后順利完成鍋爐水壓、吹管、沖車、并網等試驗。5號機組于2006年12月8日投產。
在三期工程的建設過程中,華能珞璜電廠嚴格執行華能 “高質量、高速度、低造價”的基建原則,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克服了時間緊、任務重、連晴、高溫、干旱、多雨、原材料價格上漲和設備到貨不及時等種種困難,確保了工程建設安全、進度和質量。在840天的建設中,未發生一起安全事故;所有工程節點均一次成功;機組試運期間負荷率96%以上,各項技術指標優良,儀表、保護、自動均達到投入率100%,脫硫率達到97%。
為減少從長江的直接取水,三期工程建起了目前亞洲最大的雙曲線型冷卻水塔。兩座冷卻水塔分別高160米,底部直徑132米,頂部直徑將近114米,淋水換熱面積達到1萬平方米。生活污水和含油廢水的處理達到先進水平。
三期工程中,電廠加大環保投入和建設管理。環保設施投資占總投資的15%以上,將運行期間的環保技術監督延伸到基建階段,委托專門機構從設計、設備選型、設備招標、安裝等全過程實施環保技術監督,確保各項環保措施落實到位,還將電廠的綠化、美化工作與基建同步進行,與機組投產同步“亮相”,保護了生態環境,減少了水土流失。早在上世紀80年代末,電廠就在國內率先與機組同步建設脫硫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