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澳核電站二期核輔助容器國產化工作進展順利
嶺澳核電站二期核輔助容器國產化工作進展順利

文章來源:中國廣東核電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07-03-16
嶺澳核電站二期核輔助容器國產化工作進展順利
為加快推進我國百萬千瓦級核電站設備國產化進程,中廣核集團依托在建項目,積極推進國內設備設計和制造企業參與核電設備國產化工作。截止2007年3月15日,已有27臺由國內自主設計、制造的核輔助容器運抵嶺澳核電站二期安裝現場,并經驗收全部合格。
嶺澳核電站二期是國家核電自主化依托項目,是我國“十五”期間唯一開工建設的核電站,同時也是我國首個采用自主品牌技術路線建設的百萬千瓦級核電站。它采用了中廣核集團結合多項重大技術改進形成的中國改進型壓水堆核電技術――CPR1000,對我國核電實現產業化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嶺澳核電站二期共需要178臺核輔助容器,核安全級別最高為2級,制造規范級別最高為國際通用的《核電廠核島機械設備設計與建造規則》2級、質保級別最高為1級。其中,要求按該規則進行制造的設備有108臺。目前在我國已建成的百萬千瓦級核電站中,核輔助容器大部分需要從國外進口。
為實現核輔助容器設備制造國產化,中廣核集團充分利用大亞灣及嶺澳核電站一期工程的經驗反饋,結合國際核電新技術發展,積極組織技術交流,支持參與核輔助容器類設備制造的上海動力設備有限公司,抓住國家核電大發展的機遇,立足自身優勢,開展自主創新,掌握核心技術。為確保國產化設備質量符合核安全要求,中廣核集團建立了嚴格的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體系,按照國際標準,全方面全過程控制核電設備國產化過程中設計、制造每一環節的質量和進度。目前,按照嶺澳核電站二期工程進度要求,其它核輔助容器的制造工作正全面順利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