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在建的最大船閘—長洲水利樞紐雙線船閘通航
全國在建的最大船閘—長洲水利樞紐雙線船閘通航

文章來源: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07-05-16
全國在建的最大船閘—長洲水利樞紐雙線船閘通航
繼長江三峽之后,全國在建的最大船閘——中電投長洲水利樞紐雙線船閘于2007年5月15日勝利實現雙線通航,比常規工期提前了近4個月。
作為國家“西電東送”、廣西“十一五”期間重點工程項目的長洲水利樞紐工程,是國內同類型水電站中大壩最長、機組臺數最多的大型水利樞紐,被譽為燈泡貫流式機組電站中的“三峽工程”。電站總裝機容量63萬千瓦,多年平均發電量30.14億千瓦時,工程動態總投資73.9億元。水利樞紐地處珠江流域西江干流潯江下游河段,歷來航運發達,水運繁忙,與粵、港、澳一水相連,素有“廣西水上門戶”和“西江黃金水道”之稱。長洲水利樞紐船閘工程是水利樞紐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采用一級船閘,長廊道輸水,上下行單向年貨運能力4012萬噸。
該船閘主體工程于2004年10月29日開工建設,期間,2004年12月,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從廣西區經濟和航運發展的需要出發,提出將雙線船閘中的1號船閘從1000噸級擴大為2000噸級。2005年9月船閘擴容方案最終由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確定后,項目業主單位長洲水電公司立即開展委托廣西電力設計院進行擴容施工圖設計和設備修改訂貨等相關工作。設計單位加班加點,日夜奮戰,僅用了兩個月時間即開始陸續出圖。2005年11月底,暫處在停工待圖的1、2號船閘相關部位隨即恢復施工。
隨著雙線船閘的建成通航和水庫蓄水,運行期壩前可抬高水位約11米,不僅可渠化桂平以上干流航道159公里,淹沒險灘22處,還將原三級航道提升為二級航道,真正形成一條西江航運干線上的水上“高速公路”。長洲水利樞紐雙線船閘的建成通航,必將會為大幅度提高西江運輸能力,降低運輸成本,提高航運效益,振興沿江工業、農業和社會經濟發展發揮巨大的、無法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