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工程首臺國產機組發電進入倒計時
三峽工程首臺國產機組發電進入倒計時

文章來源:中國葛洲壩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07-06-12
三峽工程首臺國產機組發電進入倒計時
6月10日下午3時,葛洲壩集團安裝的三峽工程右岸電站26號水輪發電機組首次啟動,開始有水調試。此舉標志著我國首臺自主研發的巨型水輪發電機組進入發電倒計時。
三峽右岸電站26號水輪發電機組,是我國首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國產機組,是我國大型機電設備設計、制造、安裝技術的集中體現。
26號水輪發電機組于去年5月開始安裝,今年4月23日開始無水調試,6月6日完成全部安裝及無水調試工作。6月5日開始,國務院三建委三峽工程樞紐質量檢查專家組、三峽總公司、葛洲壩集團、長江委設計院等方面的專家,對26號機組的安裝、調試、管理等工作進行了檢查,確認26號機組整體質量狀況良好,由此,我國首臺國產巨型水電機組正式進入有水調試階段。
6月9日下午7時,26號水輪發電機組開始充水;6月10日下午3時,26號水輪發電機組首次啟動。據現場安裝調試指揮、葛洲壩集團機電建設公司總經理劉燦學介紹,首次啟動成功后,機組將進行過速試驗、帶負荷試驗、甩負荷試驗等一系列試驗,隨后機組將進行72小時試運行,各項試驗有望一個月內完成。屆時,總容量70萬千瓦的首臺國產巨型發電機組將正式投入商業運行。
總裝機容量達1820萬千瓦的三峽電站,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力發電站,計劃安裝26臺70萬千瓦的發電機組,其中,右岸電站的12臺機組中有8臺為國產化機組,均由葛洲壩集團安裝、調試,26號水輪發電機組即為其中的一臺。到2005年9月16日,左岸電站的14臺機組已全部提前一年投入運營,右岸電站的12臺機組預計2008年全部投入商業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