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工程右岸電站首批機組通過國家驗收
三峽工程右岸電站首批機組通過國家驗收

文章來源: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 發布時間:2007-11-29
2007年11月28日上午,三峽右岸電站首批機組(22號、26號和18號機組)順利通過國務院長江三峽三期工程驗收委員會樞紐工程驗收組組織的啟動驗收。這標志著三峽工程建設進入一個新的歷史階段,為三峽工程早日完建,實現正常蓄水(175米)奠定了堅實基礎。
此次驗收是在11月3日至8日完成的技術預驗收基礎上進行的,樞紐工程驗收組39名專家經過3天現場檢查,查閱資料,認真討論,一致通過了三峽右岸電站首批機組啟動驗收鑒定書。驗收鑒定書結論為,本次驗收范圍內各項目的設計、設備制造和安裝質量,總體滿足國家和行業有關技術標準及合同的規定,安裝和調試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經處理后滿足設計與合同要求;首批機組及相關的公用系統在啟動試運行中已完成有關技術標準規定的試驗項目和72小時帶負荷連續試運行,經檢查無明顯異常,3臺機組均已通過30天的考核試運行;生產運行單位已具備全面接收首批投運機組及相關設備的條件;三期工程廠壩尾工項目已基本完成,尾工項目的施工和安裝質量滿足國家和行業有關技術標準及設計要求。三峽三期工程樞紐工程右岸電站首批機組(22號、26號、18號)可投入運行,同意驗收。
國務院長江三峽三期工程驗收委員會樞紐工程驗收組組長、水利部部長陳雷在驗收閉幕式總結講話中指出,三峽26號、18號機組是由國內廠商哈爾濱電機有限責任公司和東方電機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設計制造、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特大型水輪發電機組,此次通過啟動驗收標志著三峽工程機電設備國產化取得了重大成果,標志著我國已經具備了特大型水輪發電機組的先進生產技術和能力,標志著我國依托大型工程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推動國家重大裝備發展與應用的戰略取得了豐碩成果,充分展示了我國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大成就!
他要求中國三峽總公司,一是認真做好整改、消缺工作,確保機組安全運行;二是加大自主創新,提高大型水輪發電機組國產化水平;三是優化水庫調度,充分發揮三峽樞紐的綜合功能;四是繼續做好下階段三峽工程建設和驗收準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