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冶寶冶參建的浦東國際機場擴建工程建成啟用
中冶寶冶參建的浦東國際機場擴建工程建成啟用

文章來源:中國冶金科工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08-03-31
3月26日,中冶集團上海寶冶建設有限公司參與建設的總投資逾200億元的上海市“十一五”規劃重點工程——包括第二航站樓、第三跑道、西貨運區及綜合配套工程在內的浦東機場擴建工程建成啟用。
為保障2008年北京奧運會和2010年上海世博會,推進上海航空樞紐建設,浦東國際機場2005年12月22日全面開工擴建。擴建工程包括飛行區、航站區、貨運區、配套工程四部分。總征地面積為12520畝,總投資200多億元。寶冶建設特種分公司從2006年年初開始至2007年年底,先后中標擔負了擴建工程的貨運區工程、供油工程和配套工程等三大工程中的部分施工任務。其中包括東工作區東啟航路、海天三路等道路及泵站工程;西貨運區公共貨運站及配套設施工程場地平整工程;西貨運區公共貨運站及配套設施項目地基處理工程;西貨運區機坪場道及西貨運區機坪、第三跑道附屬設施工程;第一航空加油站擴建改造裝修工程和第二航空加油站工程;西貨運區快件轉運中心場地平整及地基處理工程;以及第三跑道倒角擴縫工程等等。大小工程合同共計10來個,工作量約1.5億元。特種分公司所施工的工程質量、安全、文明程度全優,施工進度全部按合同要求時間或提前或準點竣工,多次受到上海機場建設指揮部領導的好評。
據了解,浦東國際機場擴建工程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并不意味著整個上海機場的改造、擴建工程施工的結束。上海機場集團總裁、上海機場建設指揮部總指揮吳念祖3月24日在上海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上海航空樞紐建設的總體戰略目標是,構建完善的國內國際航線網絡,成為連接世界各地與中國的空中門戶,建成亞太地區的核心樞紐,最終成為世界航空網絡的重要節點。為此,將分“三步走”來實現其目標:第一步,以浦東國際機場擴建工程投入使用為標志,上海兩大機場的旅客運量達到約49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達到約250萬噸,進入世界貨運機場排名前列;第二步,即2008年~2010年將基本建成上海航空樞紐。虹橋機場改造擴建工程基本完成,保障上海世博會的峰值運量需求。兩大機場客運量將達到約84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達到約410萬噸,力爭建成亞洲最大的貨運樞紐;第三步,即2011年~2015年將全面確立上海航空樞紐地位。在虹橋機場將新建一條長3300米的跑道和一座面積達25萬平方米的新航站樓以及一系列公用設施。屆時,上海兩大機場的客貨吞吐量在亞太地區排名前列,旅客運量達到約1億人次,貨郵吞吐量超過700萬噸,包括4種中轉在內的旅客中轉比例提高到約30%,建成以上海為中心的立足國內、輻射亞洲、通往歐美的樞紐航線網絡成熟,通航點數量和航班周頻超過世界樞紐機場的平均水平,并建成以軌道交通為主、公路交通等其他方式為補充的多層次、全方位的機場地面。因此,特種分公司等施工單位在此領域還有較大的“商機”,特種分公司在浦東國際機場施工中建立的良好信譽將繼續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