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中鐵所屬中鐵隧道施工的武漢長江隧道右線盾構勝利貫通,萬里長江第一隧——武漢長江公路隧道雙線已全部貫通,標志著中國已成功破解大斷面泥水盾構施工世界級難題,中鐵隧道在大直徑、大斷面盾構掘進技術上實現的突破,對于盾構施工技術的全面提升和核心競爭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義。
武漢長江隧道是國內首條開工建設的長江水下公路隧道工程,設計為東西雙洞隔離、雙向4車道公路隧道,北接漢口大智路,南通武昌友誼大道,全長3609米,其中穿越長江的2.5公里段由盾構機從江南往江北掘進;隧道抗震級別6級,可抵抗300年一遇的長江洪水;設計日通行能力為5萬輛,建成后預計每天可通車9萬輛,武昌至漢口的車程可縮短至7分鐘左右,將大大緩解日益擁堵的武漢城市交通的壓力,并減少過境車輛通過武漢的時間。工程自2004年11月份開工,左右線2臺盾構機先后于2006年9月和2007年2月從武昌出發,向漢口方向掘進。
在武漢長江隧道盾構施工掘進成功攻克了五大技術難點:一是姿態控制,穿越軟硬不均的地質,掘進的姿態難以控制;二是高水壓,隧道從水面到底部深57米,防止施工透水是隧道建設的最大難題;三是強透水,隧道兩大部分為粉細砂底層,一旦透水后果不堪設想;四是超淺埋,部分地段盾構機離地面只有5至6米,要做到不“驚動”地面50余棟建筑,確保建筑安全難度很大;五是長距離掘進,由于地質變化,盾構機需一次穿越2500米,否則因江底帶壓進倉換刀將帶來高風險。通過武漢長江隧道施工的歷練實踐,培養了一批專業技術人員,成為中鐵隧道大直徑盾構施工的奠基者。長江隧道右線貫通后,隧道施工將進入隧道內路面、通風道、電力等設施建設階段,將于今年年底前通車,成為萬里長江水下首條運營的公路隧道。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