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洲壩完成浙江慈溪風力發電場33套塔筒制造任務
葛洲壩完成浙江慈溪風力發電場33套塔筒制造任務

文章來源:中國葛洲壩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08-08-20
8月18日,由葛洲壩集團機電建設公司承擔制造的浙江慈溪風力發電場33套塔筒全部完工,并通過出廠驗收。標志著葛洲壩集團開拓風電市場取得重要成果。
近年來,隨著科技進步和國家《可再生能源法》的頒布實施,我國的風電能源開發進入了空前繁榮期,風電投資正以每年100%的速度快速增長。按“十一五”規劃,到2010年,我國的風電裝機容量將達到500萬千瓦;2015年,將達到1000萬千瓦;2020年,將達到3000萬千瓦,風電市場廣闊。面對新形勢,葛洲壩集團果斷決策:發揮金結制造專業優勢,率先進軍風電市場。并于去年6月7日與浙江慈溪風電公司簽訂了33臺塔筒制造合同。
慈溪風力發電場位于浙江省寧波市境內,是三峽開發總公司投資風力發電行業的啟動項目,電站裝機總容量4.95萬千瓦。葛洲壩人承擔了電站33套風力發電塔筒制造及附件安裝的任務,總工程量3300多噸。因為是首次涉足風電塔筒制造,沒有任何經驗可以借鑒,加上工期緊、任務重、質量要求高,施工難度和履約壓力極大。為圓滿完成制造任務,為葛洲壩集團進軍風電市場開好頭,2007年7月,機電公司迅速召開動員會,認真總結以往的金結制造的經驗,學習消化和吸收塔筒制造的各項技術,加大投入,購置、革新施工設備,并成立技術攻關領導小組和TQC小組,針對塔筒的結構特點,先后攻克了塔筒外環縫焊接時,設備不易固定;法蘭節拼裝的中心高程和端面垂直度無法保證,控制尺寸容易超標;底法蘭焊接不易控制層間溫度,焊后變形較大等技術難題,確保了工程進度和質量。2007年9月28日,首批塔筒以“焊縫一次探傷檢驗合格率100%,優良率98%以上”的優異成績,順利通過出廠驗收,塔筒制造的質量和進度受到業主、監理的一致好評,為慈溪風力發電場33套塔筒的全面完工和通過出廠驗收奠定了堅實基礎。
繼慈溪風力發電場33套塔筒制造任務后,該公司還相繼承擔了江蘇東凌、響水兩座風電場共114套塔筒的生產任務。為進一步提高該公司的風電設備制造能力,更好地適應戰略發展需要,今年,機電建設公司決定投資1000萬元,對舊塔筒生產線進行擴建。擴建后,該公司風電塔筒生產線的年生產能力將超過2萬噸,為葛洲壩集團更好地開拓風電市場增添了砝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