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08-09-03
8月31日下午,“海昌1號”大型油輪在6艘拖輪牽引下,緩緩駛向曹妃甸島。15:30,載有13萬噸進口原油的“海昌1號”順利停靠中國石化曹妃甸30萬噸級原油碼頭。在碼頭輸油臂與油輪出油閥門對接成功后,22:37,油輪啟泵,進口原油從“海昌1號”上通過輸油臂,經碼頭外輸管道源源不斷地進入曹妃甸油庫罐區。這標志著中國石化重點工程——曹妃甸30萬噸級原油碼頭順利實現首艘油輪靠泊,碼頭投產獲得一次成功。
為緩解華北地區石油供應的緊張局面,滿足該地區燕山石化、天津石化、石家莊煉化、滄州煉油廠等煉化企業的原料需求,保障我國石油安全,中國石化集團根據自身發展戰略規劃,利用河北唐山曹妃甸地區“面向大海有深槽,背靠陸地有淺灘”的有利建港條件,投資建設了曹妃甸30萬噸級原油碼頭及配套工程項目,并將之列為中國石化重點工程,該項目同時也是中國石化與河北省開展戰略合作的重點項目之一。
2006年11月24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正式核準了曹妃甸原油碼頭及配套工程項目,該項目的建設自此駛入快車道。受中國石化集團委托,管道公司組建華北管網工程建設項目部,具體負責包括該項目在內的華北地區原油接卸、儲運管網系統的建設任務。
曹妃甸原油碼頭一期工程建設30萬噸級碼頭一座,年接卸能力為2000萬噸,設計單位為中交水運規劃設計院,施工單位為中交一航局一公司,監理單位為北京京華監理事務所。
2006年3月28日,該工程開始試樁施工。在該工程歷時兩年多的建設時間里,管道公司華北管網工程項目部團結帶領設計、監理、施工等各方參建隊伍,克服了當地風大潮急,冬季時間長、有效作業天數短,海上施工風險大等多種困難,不僅按期圓滿完成了工程建設任務,還在建設過程中創造了我國水運和港口工程建設領域“三個第一”的新紀錄:一是碼頭鋼管樁的單樁直徑最大、長度最長、重量最重;二是碼頭靠船墩、系纜墩的鋼套箱體積最大、重量最重,鋼套箱海上安裝施工形式為國內首創;三是曹妃甸原油碼頭引橋的海上吊裝施工中,采用了單跨引橋陸上預制、海上整體吊裝的技術,每個拱橋實際吊裝重量達610噸,是迄今為止我國水運工程領域所進行的長度最長、重量最重的鋼拱橋一次性海上整體吊裝。
曹妃甸30萬噸級原油碼頭工程作為國家“十一五”重點項目,在其建設過程中一直受到國家、有關省市和集團公司等高度重視和密切關注。在工程建設過程中,溫家寶、賀國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先后于2007年、2008年親臨該工程建設工地視察,給該工程廣大建設者以巨大的鼓舞和精神動力。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工業區等省市地方政府,海事、海關、商檢、邊防等聯檢部門對該工程建設和碼頭開港工作給予了眾多支持。集團公司各有關部門領導多次深入工程一線檢查指導工作,協調解決問題和困難。管道公司將該工程視為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從公司領導到各部門、單位,克服多種困難,團結協作,努力確保了該工程建設和投產準備工作按計劃有序推進。這些都為保證曹妃甸原油碼頭項目順利實現靠船投產起到了重要作用。
曹妃甸30萬噸級原油碼頭投產后,使中國石化在華北地區獲得新的大型進口原油上岸口岸,華北管網的整體優勢將得以進一步發揮,有效增強資源配置能力,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同時,該項目也將對推動地方經濟建設,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起到重要作用。
據悉,從曹妃甸原油碼頭卸載的原油,將于近日經華北管網陸續輸往該地區煉化企業。
中國石化在華北地區獲得新的大型進口原油上岸口岸,華北管網的整體優勢將進一步發揮,有效增強資源配置能力,保障國家能源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