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支持災后重建節能環保項目在四川彭州開工
第一個支持災后重建節能環保項目在四川彭州開工

文章來源:中國節能投資公司 發布時間:2008-09-09
8月28日,由中國節能投資公司投資5億元的新型節能環保墻體材料生產項目在四川省彭州市開工建設,該項目是支持四川災后重建的第一個大型節能環保項目,對滿足災區災后重建對節能環保建材需求,促進災區建材產業結構升級,增加就業,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積極作用。
彭州是“5·12”特大地震極重災區之一。地震使人民生命財產遭受巨大損失,社會經濟發展受到嚴重制約。大量房屋倒塌,供電、供水、道路、橋梁等基礎設施和工礦企業、機關、學校等嚴重受損。其中,重災區共倒塌房屋32.7萬間,受損79.2萬間。當地政府正在抓緊開展災后重建工作。由于災后恢復重建工作中基礎設施、永久性住房等的新建、修復任務重,時間緊,災后重建對建材的需求大幅度增加,供需矛盾開始出現。尤其是墻磚,受運輸半徑限制,不可能從百公里以外運輸,從而造成供求矛盾更加突出,當地甚至出現了磚廠囤磚不售的情況,磚價一度曾攀升至0.9-1.0元/塊。
作為國務院國資委直接管理的中央企業中唯一一家專門從事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的專業化產業集團,中國節能投資公司為支持災后重建,發揮自身在節能環保領域的專業優勢,率先與成都市共同選定了在極重災區彭州建設煤矸石頁巖制節能環保墻體材料項目。
該項目一是規模大,技術先進。項目總投資5億元,分兩期建設5條頁巖煤矸石燒結新型墻體材料生產線,綜合利用彭州當地豐富的頁巖和煤矸石以及其他工業廢料作為原料,徹底取代傳統落后的外燃焙燒粘土磚工藝,采用先進的隧道窯自燃燒結技術,生產各類新型墻體建材制品,具有高強度、高保溫、隔熱、隔音、節能環保等優點。
二是建設周期短,滿足災區重建迫切需要。該項目用5個月的時間即可建成投產,全部達產后年產4億折標塊墻體磚和砌塊,可滿足災區每年近300萬平方米節能建筑的需要。
三是重在支持災區,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突出。該項目產品質量較當地傳統粘土磚大幅度升級,但售價仍嚴格控制在“5.12”以前的普通粘土磚市價水平(0.33元/塊)以內;且環保效益突出,每年可消納煤矸石30萬噸,節約標煤6萬噸,節約土地660畝;創造就業,該項目可安置就業750人。
四是促進災區建材行業產業升級和建筑節能推廣。為了落實中央領導提出的“災后重建工作要與產業發展相結合、與結構調整相結合、與技術進步相結合”的指示精神,中國節能公司開工興建的節能環保建筑材料生產項目,不僅是可滿足災后重建對新型節能墻材的需求,節約耕地、保護環境,還加快當地“禁實禁粘”等墻改政策的落實,推廣節能建筑,促進循環經濟的發展。它對于當地調整建材行業產業結構、提升行業技術設備和管理水平、產品升級換代以及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都將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該項目投產后,成都市政府將在3年內關閉400家小磚窯(包括彭州市將關閉83家),同時公司還將積極探索建設利用受災廢墟建筑渣灰生產建材的示范項目,以滿足災后重建對建材和環保的需求。
項目建設工作獲得了國家支持災后重建實行的“土地先用后征”的政策,為加快項目建設,中國節能公司與彭州當地政府密切配合,為分擔地方政府困難,企業主動拿出800萬元妥善拆遷安置農戶30戶,僅用9天時間即拆遷完畢,創造了當地拆遷進度之最,做到了災區政府滿意、災區人民滿意、拆遷農戶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