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電網開建世界首個±660千伏直流輸電工程
國家電網開建世界首個±660千伏直流輸電工程

文章來源:國家電網公司 發布時間:2008-12-16
12月15日,西北(寧東)—華北(山東)±660千伏直流輸電示范工程開工儀式在寧夏銀川、山東青島膠州同時舉行。該工程是世界首個±660千伏電壓等級的直流輸電工程,也是國家“西電東送”重點項目之一。工程將在實現西北與華北電網聯網、西北黃河上游水電及寧東火電打捆送往山東、進一步實現資源優化配置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寧東—山東±660千伏直流輸電工程于12月8日獲得國家發改委核準。工程西起寧夏銀川東換流站,東至山東青島換流站,線路經過寧夏、陜西、山西、河北、山東等五省(自治區),線路長度為1335千米。工程計劃于2010年建成投運,總投資104億元。
該工程是國家電網公司繼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試驗示范工程和±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后,在世界尖端輸電技術領域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也是國家電網公司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宏觀調控、拉動內需決策部署的重要舉措,發展直流輸電技術的一次技術創新。
據了解,寧東—山東±660千伏直流輸電工程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工程建成投運后,可緩解山東省電力供應緊張、能源資源短缺的壓力,提高山東電網運行的經濟性和可靠性,為山東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可靠電力保障;有利于緩解煤炭運輸壓力,減少山東省面臨的環保壓力,從整體上降低一次能源消耗,促進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據初步測算,山東電網接納寧東400萬千瓦電力,每年可節約原煤1120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5.7萬噸,全省二氧化硫排放量將降低1.1%。同時,工程將使西北與周邊電網的聯系更為緊密。西北地區經濟發展相對落后,但能源資源豐富,電力外送是其支柱產業之一。該工程充分利用西北地區水電容量和豐富的煤炭資源,可顯著提升能源資源優化配置能力,是貫徹落實“西部大開發”戰略、促進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的有效方式。
該工程的建設,也有利于推動直流輸電技術發展,促進我國直流裝備制造技術升級。據悉,工程將在直流閥廳建設規模、單個12脈動閥組的容量、跨接耐受電壓、晶閘管數量以及換流變壓器的單臺容量、運輸重量等方面創造直流輸電工程領域的世界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