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電集團創國內中型水利工程建設最快速度
中國水電集團創國內中型水利工程建設最快速度

文章來源:中國水利水電建設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09-05-06
一個工期嚴重滯后,舉步維艱,工程建設處于癱瘓狀態,被喻為“爛尾工程”的湖南白竹洲水電站,在水電湘軍——中國水電八局建設者的手中,實現了驚人的一躍: 9個月完成了70%的工程量,形象面貌煥然一新,4月25日全面達到度汛目標,創造了國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最快速度,并為桃江核電站建設早日啟動創造了條件。
白竹洲水電站位于湖南省桃江縣資水干流中游,為規劃中的第五個梯級,是一座以發電為主,兼有航運、旅游等綜合利用效益的水利水電工程和正在籌建的桃江核電站供水配套工程,是水利部在湖南投資最大的工程,和國內最大的燈泡機組。樞紐全長800米,包括三座土壩、兩座混凝土重力壩、兩座混凝土溢洪壩、一座廠房、一座船閘。裝機4.5萬千瓦,船閘通航能力一次通航300噸,具有水工建筑物“百科全書”和資水上“三峽工程”之稱。計劃2010 年2月首臺機組發電,2011年2月工程竣工,合同工期32個月。
白竹洲水電站原由一家民營公司開發承建,由于原開發商和承包商資金、技術、實力不足,開工半年僅完成了一期圍堰施工,工期嚴重滯后,成了“爛尾工程”。2006年湖南新華水利水電有限公司收購了白竹洲水電站開發權,重新對工程進行規劃、設計、招標。具有國家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特級資質的中國水電八局中標承建土建及機電安裝工程。 2008年11月5日,在枯水期,資水流域爆發了50年一遇的超標洪水,8000立方米/秒流量的洪水沖垮了圍堰,使工程遭受重大損失。在的災害面前,業主、監理、設計、施工以及地方政府,樹立信心,攻堅克難。湖南新華水利水電有限公司邀請國內水電專家進行論證,優化施工組織,提出了“三期改二期”的施工方案,即:三個“枯水期”完成的施工任務,改成兩個“枯水期”完成,也就是三年的任務兩年完成,并以超常措施,超常手段推進工程建設。工程建設者充分發揮水電建設國家主力軍的作用,克服洪災和雨季帶來的重重困難,打破常規,迅速恢復生產,創造條件,推進工程建設快速步入施工高峰。洪災后,僅18天時間再次實現了二期截流,不久又實現了閘壩和船閘混凝土澆筑,在工程建設中,建設者堅持科學發展觀,優化資源配置,不斷推進技術創新,確保工程進度、質量、安全和效益。為確保進度、質量、安全,廠房進水口心墻模板施工,大膽進行技術革新,采用現場整體拼裝吊裝,使原需半個月完成的施工任務,縮短到只用2天的時間完成。從去年底到今年一季度,9個月完成了整個工程70%的工作量,工程形象日新月異,提前一年實現了度汛目標。在中型工程建設中創造了大型工程的建設速度。被專家譽為全國中型水利工程建設的典范。
據悉,白竹洲水電站是湘中地區拉動內需的重點工程,提前一年發電將給當地帶來一個億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