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17日凌晨3點56分,我國第三代核電AP1000自主化依托項目的第三臺機組——浙江三門核電站二號機組核島筏基混凝土一次性整體澆注成功完成,比原計劃提前約7小時。
三門核電站二號機組核島筏基混凝土一次性整體澆注開始于2009年12月15日上午9點38分,通過核電工程建設者連續42小時18分鐘澆筑,一次性整體澆筑混凝土5000多立方米。
在“國家核電”三門核電現場管理機構(SPMO)、項目業主三門核電有限公司的協調組織和參建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整個施工過程組織周密,混凝土供應及時,澆注過程順暢,安全、質量得到良好控制,無任何安全事故發生。施工單位將繼續對混凝土養護過程進行監控,確保筏基混凝土質量。
在充分吸收、借鑒三門核電站一號機組建設經驗的基礎上,二號機組核島筏基第一罐混凝土澆注采取了一系列改進措施:核島筏基表面增加了混凝土抗裂鋼筋;混凝土配合比進行了優化;在混凝土表面覆蓋薄膜保濕養護;在溫差變化大和外部約束大的部位設置溫度應力監測點;在本次混凝土澆注期間,安排兩班人員,24小時對道路進行維護,以保證混凝土的供應速度。
三門核電站二號機組核島原計劃于2010年1月31日澆注第一罐混凝土,參建各方綜合各方面因素,將時間提前到2009年12月15日。這是根據三門地方歷年的氣象和氣溫報告,為更有利于保證核島筏基混凝土澆注質量而采取的一項措施,還可充分利用春節長假作為養護期,使得養護時間相對更長,有利于確保混凝土質量。
據專家介紹,核電站核島筏基是核反應堆廠房的基礎部分,核島筏基混凝土澆注質量對核電站建設的整體質量和建成后的長期安全運行具有重要的基礎作用。掌握并高質量使用核島底板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技術,將對我國內陸核電站及新審批核電項目采用第三代核電AP1000技術,為我國未來先進核電站的規模化、批量化建設奠定重要的技術基礎。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