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中冶所屬中冶建筑研究總院有限公司參與建設的中國大陸第一條海底隧道——廈門翔安海底隧道順利通車。該隧道全長8.695公里,其中海底隧道長6.05公里,隧道分三洞,即左線隧道、右線隧道與服務隧道。海水中隧道覆蓋層最薄僅為5.7米,是目前世界上覆蓋層最薄的海底隧道。隧道跨越海域寬約4.2公里,最深處位于海平面下約70米,它的通車標志著我國海底隧道自行設計、自行施工的能力躍入世界先進行列。
廈門翔安海底隧道工程是國家“863”計劃專題項目的重點工程,行車隧道最大開挖斷面170.7平方米,居世界同類海底隧道斷面之首。隧道要穿越近400米的強透水砂層,成為施工中面臨的一大技術難題。
施工過程中,因原設計方案效果不能滿足設計要求,在隧道開挖接近砂層位置時出現透水,造成該標段停工。中冶建研總院在得知這一情況后,立即組織專家認真分析研究,向業主單位提出主隧道穿越砂層的處理建議,方案經專家論證后得到充分肯定。中冶建研總院迅速組織強有力的項目班子進場,經過半年努力,完成連續墻1.49萬方,降水面積4萬多平方米以及近400米透水砂層的防滲止水帷幕和降水施工,使隧道開挖得以順利進行,實現了確保了工期進度并減少投資的目標。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