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董箐水電站第三臺、第四臺機組正式投入商業運行,標志著董箐水電站四臺機組按期順利實現并網發電,6月8日,業主在電站廠房舉行了投產發電慶典儀式,承擔電站主要施工任務的中國水電股份公司六局、九局、十一局、十二局建設者參加了儀式。
董箐水電站是西電東送第二批重點電源建設項目之一,位于貴州省黔西南州的北盤江下游貞豐縣與鎮寧縣交界處。工程總投資約60億元,總裝機容量為88萬千瓦,安裝4臺22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年平均發電量為31億千瓦時,電站以發電為主,兼有防洪、供水、養殖和改善生態環境等綜合效益。
工程于2005年3月28日進場進行施工準備,2006年11月15日大江截流,2009年8月20日下閘蓄水,2009年12月1號、2號機組實現“雙投”,到今年6月1日3號、4號機組投入商業運行,半年時間內即實現“四投”目標。
董箐水電站四臺機組全部建成投產,中國水電股份公司水電六局、九局、十一局、十二局均作出了突出貢獻,其中水電九局被華電集團貴州黔源電力股份公司授予“功臣單位”稱號。
董箐水電站建成后,不但成為貴州黔西南地區水電開發的骨干工程,還將徹底改善水電結構不合理的電源結構,在提供優質電能的同時,對緩解珠三角地區電力供應的緊張局面和推動該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