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我國“十一五”期間首個開工建設的核電工程——中核集團秦山核電二期3號機組投入商業運行。它是中核集團核電發展中自主設計、自主建造、自主管理、自主運營的又一次成功實踐,為在核電大發展時期進一步掌握三代核電技術,培養核心人才,推動核電產業自主化打下了堅實基礎。
秦山核電二期工程是我國第一座自主設計、建造、運營、管理的大型商用核電站。它的建設被譽為我國核電國產化的重大跨越。秦山核電二期擴建工程設計建造兩臺65萬千瓦壓水堆核電機組。兩臺機組分別于2006年4月28日、2007年1月28日開工建設,預計于2012年全面建成。屆時,秦山二期4臺機組總裝機容量將達到260萬千瓦,年發電能力約為180-200億千瓦時,將和秦山一期核電站、秦山三期核電站一起,組成我國華東地區重要的核電基地。
中核集團是我國核電發展的主力軍,控股和參股建設了國內所有投運和在建核電站,積累了國產化自主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寶貴經驗。從1999年至2010年上半年,中核集團投運機組一直保持安全穩定運行,累計上網電量為1963.91億千瓦時,多項性能指標進入世界先進值行列。經過多年發展,中核集團堅持自主創新,具備了30萬千瓦、60萬千瓦、100萬千瓦核電站自主設計、建造、運行、管理的能力,開發出CP300、CP600、CP1000核電系列自主品牌,為我國調整優化能源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節能減排目標做出了貢獻。
作為中核集團CP600核電品牌的重要代表,秦山二期擴建工程自開工建設以來,中核集團核電秦山聯營有限公司以自主設計為龍頭,開展了十大項目中的 1408項技術改進,設計負荷因子由65%提高到75%,大大提高了核電站的安全性和經濟性,提高了核電技術研發能力;以自主管理為抓手,逐步建立和完善了規范化、程序化和信息化為核心的管理體系,工程進度、質量、投資、安全全面受控,推動了工程建設的順利進行;以自主運營為目的,通過調試運行一體化的實施,實現了人員培養和調試向運行的順利交接與平滑過渡,為機組的安全運行奠定了堅實基礎。目前,秦山核電二期4號機組正在緊張調試過程中。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