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隨著管道主體焊接的最后一束焊花消失,中國石油西氣東輸二線豫鄂段最后一項控制性工程——沙河穿越工程勝利完工。至此,西二線豫鄂段已經具備投產條件。
沙河古稱滍水,是淮河最大的支流。西二線在河南魯山縣境內穿越沙河。穿越段平均水深6米至8米、水面寬1470米。基于當地河床特殊的地質條件,西二線采取“大開挖”工藝,利用11個圍堰自北向南接力穿越沙河。
沙河穿越施工難度大,僅修筑攔水圍堰就用去砂石料200多萬立方米。圍堰墻體內均鋪設了三至四道由土工布、彩條布、塑料布三層縫在一起制成的柔性止水幕布。即使這樣,在管道施工時,圍堰四周的河水仍不斷滲透堰墻流進堰內。
為做好防滲工作,施工單位專門培養中國石油管道事業開創40年來的首批2名“管道蛙人”。為使排水量大于進水量,圍堰每小時對外排水量最高時竟突破10萬立方米。
整個穿越施工現場,水泵使用高峰時接近500臺,提供動力的發電機日均需要消耗30萬元油料。沙河穿越現場儼然一座水利工程建設工地。
沙河穿越工程是西二線豫鄂段最后一項“卡脖子”工程。今年4月開工以來,工程受到中國石油集團黨組和股份公司管理層的高度關注。管道建設項目經理部精心管理,豫鄂項目分部科學組織,建設單位管道二公司創新工藝工法,安全周密施工,先后克服料峭春寒、汛期洪水和冬季施工等多重困難,最終勝利完工,為西二線豫鄂段乃至整個東段按期投產奠定基礎。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