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次5000米高海拔電氣間隙放電試驗進行
世界首次5000米高海拔電氣間隙放電試驗進行

文章來源:國家電網公司 發布時間:2011-07-19
7月14日,世界上首次5000米高海拔電氣間隙放電試驗,在青藏高原唐古拉地區進行。這為我國高海拔輸變電工程設計、電氣選型等方面提供了科學數據,也為青藏聯網工程提供了相關數據,積累了電氣高海拔運行經驗。
運行中的輸電線路在一定條件下可通過空氣對大地、鐵塔放電,電氣間隙放電試驗就是研究不同電壓、不同海拔、不同氣候條件下的放電距離是多少,從而在輸變電工程設計、電氣設備制造中確定絕緣強度。之前,國家電網公司在西藏羊八井地區建立試驗基地,對海拔4300米的電氣間隙放電進行了有效的研究,取得重要成果。隨著我國更高電壓等級輸變電工程在更高海拔地區的建設,有必要通過試驗進一步校核理論曲線,從而安全、可靠、經濟地進行工程設計和建設。
青藏聯網工程最高海拔超過5300米,為了取得符合實際的試驗數據,試驗地點選在了唐古拉山青藏聯網工程線路走廊內。負責現場試驗設備的康鈞介紹:“這次試驗的氣候、地形、海拔與青藏聯網工程線路運行工況一致,增強了試驗的科學性和準確性。”
當日唐古拉山天氣晴朗。現場搭起了電壓發生器和測量器,隨著技術人員的調試,現場發出“啪、啪”的放電聲,技術人員記錄下不同距離的放電電壓。試驗從上午9時30分開始,一直持續到17時,共得到兩組數據。據了解,本次試驗計劃進行5天。
考慮現場試驗的條件和難度,青海電科院選用了可裝卸的高壓試驗設備,可以將380伏的電源最高調壓到3600千伏,模擬電氣設備實際運行中的操作過電壓和雷電過電壓,通過棒對板、棒對棒、導線對模擬鐵塔塔頭的放電,計算出這一海拔電氣間隙放電的相關數據和曲線。
中國電科院作為項目的牽頭實施單位,根據以前2000米、3000米、4000米不同海拔高度的試驗成果,結合現場高海拔、微氣候復雜的特點,精心準備了此次試驗。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高電壓試驗技術研究室主任李慶峰說:“這次5000米高海拔電氣放電試驗,獲取的第一手資料,統計和分析出的相關核心數據,對我國乃至世界高海拔輸變電工程的設計、建設和電氣制造,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