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建全長9464米合福鐵路績溪隧道貫通
中國鐵建全長9464米合福鐵路績溪隧道貫通

文章來源:中國鐵道建筑總公司 發布時間:2013-05-31
5月28日20:48,中國鐵建十一局集團五公司承建的合福鐵路安徽全線第一長隧——9464米的“績溪隧道”順利貫通,這也標志著合福鐵路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為合福鐵路早日建成通車打下了堅實基礎。
合福鐵路客運專線是京福鐵路客運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線路全長806公里。合福線通車后,從福州坐火車到武夷山只需1個小時左右,福州至合肥只要3小時左右,是溝通華中與華南地區的一條大能力客運通道,對于促進中部崛起,全面帶動沿線旅游資源開發,密切閩臺與內陸經濟交流與合作,具有重要意義。
績溪隧道位于安徽省宣城市績溪縣境內,所經地區山勢延綿,起伏較大,植被發育。隧道穿越了5條斷層、3個淺埋段,地質條件復雜,有富水區、瓦斯等,風險等級高,施工難度大,是全線的重點控制性工程。
自2010年5月該隧道開工以來,項目全體員工發揚“不畏艱險、勇攀高峰”鐵兵精神知難勇進,他們嚴格管控現場,不斷創新技術,嚴把安全質量,克服了諸多困難,贏得了原鐵道部、京福公司、設計、監理單位等一致好評。
績溪隧道為特長隧道,且有單面連續下坡。長距離通風防塵與反坡排水一度成為困擾施工的技術難題,經過反復的試驗摸索和科學的計算、規劃,項目最終采取壓入式通風與射流風機與分級分段接力抽水引排相結合的方式,保證了施工安全有序挺進。
“科技投入、動態管理”是項目現場管控的核心,績溪隧道不僅安裝了先進的電子登錄系統及掌子面視頻監控系統,并購買了超前水平鉆機與TSP203超前地質預報檢測儀,按照“物探先行,鉆探驗證,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則施工,發現圍巖情況與設計不符就及時會商,調整支護參數,杜絕了冒撞冒進,規避了安全風險,成功突破了斷層、淺埋段等卡控點。
針對隧道富水,項目改變傳統方式而采用“先施作一個同二襯同標號的混凝土平臺,在平臺上固定好防水板,然后放上縱向排水管,再施工無砂混凝土,最后用防水板將無砂混凝土包裹,并同上部的防水板進行焊接”工法,取得了良好效果。為了防止瓦斯危害,不僅提高檢測頻率,還嚴格要求掌子面照明使用低壓電源,臨時用電按照“三相五線制”布設,做到“一機、一閘、一相、一漏”,不許亂拉亂接。機械設備定期進行檢修標定,操作手都經培訓持證上崗,并嚴禁洞內吸煙。
在歷時3年的艱苦鏖戰中,項目還積極采取技術和管理措施,極力降低施工環境污染,從而順利實現了“安全零事故、質量零缺陷、環境零污染”目標。在業主組織的多次綜合評比中均列第一,成為了安徽全線8個標段、49座隧道中的“領頭羊”,其先后榮獲了“客專建設紅旗分部”、“隧道施工樣板”、“全國工人先鋒號”等幾十項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