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哈原油管道累計輸油逾6000萬噸
中哈原油管道累計輸油逾6000萬噸

文章來源: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14-01-08
截至2013年12月31日,我國第一條跨國長距離原油管道——中哈原油管道累計向國內輸油6360萬噸,保障了我國西部地區能源的平穩供應,滿足了獨山子煉廠原油加工需求。
中哈原油管道全長2800多公里,起點為哈薩克斯坦西部的阿特勞,途經肯基亞克、庫姆科爾和阿塔蘇,最后進入我國新疆阿拉山口,與阿拉山口—獨山子原油管道相連。其中,阿塔蘇—阿拉山口段管道長為965.1公里,設計年輸油能力為2000萬噸。
在中哈兩國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動下,中哈原油管道采取“統籌規劃、分段建設、分步實施”的戰略,即先建設可以立即投入運營的管段,再根據我國未來需求及哈國資源情況進行擴容改造和管線連接,逐步提高輸送能力。
為滿足我國煉廠需求和提高管道輸送能力,中哈原油管道公司分別在2008年8月投產9號泵站,2011年11月投產11號泵站。隨著我國煉廠煉油能力和能源需求的提升,中哈原油管道的煉廠保供任務日益突出。為此,中哈原油管道公司在2012年至2013年先后啟動了阿拉山口計量站流量計改造工程,以及8號和10號泵站增輸擴建工程,并于2012年12月20日正式簽訂8號和10號泵站建設采辦和建設合同,總承包商分別為哈國KSS公司和中國石油天然氣管道工程有限公司。
由于合同簽訂正值哈國冬季,自然條件制約了項目建設的正常開展,直到2013年4月初現場施工才全面鋪開。為加快施工進度,在哈薩克斯坦地區公司的組織下,項目組協調分包商進行“百日攻堅”,為按期投產贏得了主動。中哈原油管道公司針對中國承包商組織了19次協調會議,解決突出問題,進行現場巡視,督促兩站建設,加大施工現場統籌協調力度,科學實施施工組織計劃,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策略,確保8號和10號泵站安全、優質、高效建成投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