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05-12-20
秦山核電站安全運行滿14周年
截至今年的12月15日,秦山核電站30萬千瓦核電機組安全運行已滿14周年,累計發電量260多億千瓦時,機組在第九燃料循環中已連續安全運行了150天。
14年來,伴隨著中國核電的發展腳步,秦山核電公司的各項工作經歷了從起步到逐步成熟,又到比較規范的過程。為實現使秦山核電成為中國核電運營管理的第一品牌的目標、通過優異的運行業績樹立中國民族核電的良好形象,公司管理層不斷更新管理理念,不斷改進管理水平,運行業績不斷刷新。從商業運行至今,機組平均負荷因子超過70%。2002年、2003年、2004年連續三年無非計劃自動停堆事件發生,在第六、第七和第八燃料循環中分別創造了連續運行331天、443天和448天的運行紀錄。公司的世界核電運營者協會(WANO)性能指標逐年提高,特別是2004年,機組年度發電量達到27.17億千瓦時,創造了機組并網發電以來的最高紀錄,在WANO九項性能指標中,進入排名前1/4行列的有5項,除化學性能指標外,其余指標均優于世界中值水平。歷年運行的環境評價結果與運行前各階段的環評結果一致。環境監測結果表明,秦山核電站周圍的輻射水平處于本底漲落范圍之內,沒有發現環境介質中與核電站運行有關的放射性核素的含量有顯著變化。
為提高機組的運行能力,秦山核電公司于2000年制定了第一個五年發展規劃綱要,提出了全面提高公司管理水平,在2005年實現WANO性能指標達到世界中值水平的目標。通過公司全體職工的努力,基本實現了這一目標。在電站管理上,完善公司組織機構,強化設備管理基礎工作,完善電站管理程序;加強了監督部門的力量;安全管理的改進體現了獨立性、權威性、透明性等特點,監督深入、細化,建立了數據庫和核安全監督指標體系;開展安全自我評估活動并完成了第一次定期安全審評工作。在建立完善電站信息系統方面,逐步建立大型設備管理系統、運行巡檢系統、運行隔離系統、辦公自動化系統等,充分發揮信息管理的優勢。完善大修計劃管理,加強風險控制,為此公司制定了大修管理程序、大修計劃管理程序,使大修管理有章可循,并在大修中引入了過程質量控制,檢修項目的質量不斷提高,設備的可靠性得到了保證,為電站不斷創造佳績奠定了基礎。為了不斷提高設備管理水平,公司建立了設備數據庫管理平臺,加強對設備狀態的跟蹤和維護,做到規范合理安排設備的檢修,及時消除設備的隱患,改善了電站的整體安全性能。加強了運行期間的檢修項目過程控制,保證機組安全穩定運行。
秦山核電公司還積極開展以核安全文化為核心的企業文化建設,梳理企業理念,加強企業文化培訓,開展企業文化活動,逐步形成了有特色的秦山核電公司企業文化,提出了以公司三大任務為戰略目標的企業綱領,同時積極開展安全文化意識培育活動,每年開展的“安康杯”、“百日安全”活動、安全知識競賽和班組安全文化建設等,有力地促進了全員核安全文化意識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