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鋼健全安全工作機制和安全生產責任制
攀鋼健全安全工作機制和安全生產責任制

文章來源:攀枝花鋼鐵(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06-03-09
攀鋼健全安全工作機制和安全生產責任制
全國安全生產工作會議及四川省安全生產電視電話會議召開以后,攀鋼結合安全生產工作實際,認真組織學習貫徹會議精神,從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的高度,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健全安全工作機制和安全生產責任制,強化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制定完善各項措施,確保實現安全生產奮斗目標。
一、認真學習傳達會議精神,統一思想,提高認識
全國及全省安全工作會議召開以后,攀鋼通過召開安委會、安辦工作會議、下發文件等多種方式,及時組織各級領導干部和相關人員認真學習了溫家寶、華建敏、李毅中等領導同志在全國安全生產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精神和張中偉省長在四川省安全生產電視電話會上的講話精神。通過學習,攀鋼干部職工把思想統一到了全國安全生產工作會議和全省安全生產電視電話會議以及溫家寶等領導同志的講話精神上來,充分認識到了安全生產工作的極端重要性,認識到了搞好安全生產是攀鋼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是構建“和諧攀鋼”的迫切需要,是各級領導干部的重要職責。在攀鋼安全工作中,一定要貫徹落實《安全生產法》,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認真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堅持教育與管理并重,增強全員安全意識和防護技能;強化責任主體意識,完善攀鋼安全生產管理體系;狠抓逐級履責,確保安全管理工作落實到位;依靠技術進步和管理創新,構建安全生產長效機制,開創安全工作新局面,確保實現安全生產奮斗目標。要堅持安全發展,真正做到“安全第一、安全優先”,絕不要帶血的產值,絕不要帶血的銷售收入和利潤。
二、健全和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確保安全生產
攀鋼把提高各級負有安全生產管理職責人員的責任意識作為提高安全工作水平的重點,健全完善和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抓好逐級履責,落實措施和責任,確保安全生產的良好局面。一是強化各單位、各部門的安全主體責任。按照構建安全管理體系的要求,切實履行《安全生產法》,健全規章制度,保證必要的安全投入,增強工作主動性,狠抓工作落實,把安全生產作為發展的基本條件,全面推進安全生產各項工作。二是落實各級領導干部的安全生產責任。明確各單位黨政一把手為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把抓安全生產與抓作風干部作風結合起來,切實解決好不真抓、不敢抓、不愿抓、不會抓的問題,對于履責不到位而導致事故的,要嚴肅追究責任。三是強化安全管理人員責任意識。要求各級安全管理人員要以對職工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高度負責的態度,嚴格執行國家法律法規和攀鋼的各項管理制度,增強工作責任心和主動性,認真落實各項管理措施,不斷提高安全工作水平。四是堅持黨、政、工、團齊抓共管,增強安全管理合力。深化“黨員身邊無違章”、“安康杯”、“青安杯”競賽活動,充分發揮黨組織、工會組織和共青團組織在安全生產中的積極作用,狠抓逐級履責,確保安全工作落實到位。
三、完善機制,構建安全生產長效機制
攀鋼按照溫家寶總理對安全工作“堅持以人為本、標本兼治、重在治本”的要求,堅持源頭治理,健全完善安全生產管理機制和監督檢查機制,完善應急預案,進一步強化對安全生產的監督管理,不斷構建完善安全生產長效機制。一是繼續推進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建設,改進體系運行過程中的薄弱環節,不斷提高體系運行的有效性。二是加強制度建設,完善安全管理體系。健全、完善各級人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及其考核辦法,建立健全各個層次的安全管理制度,及時修訂補充安全操作規程,規范職工操作行為,確保安全生產責任落到實處。三是完善應急救援預案,加強對相關人員的培訓,增強預案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四是加強安全培訓,提高全員安全素質。通過走出去、請進來,送培與自學相結合等方式,加強對專(兼)職安全管理人員、班組長、勞動保護檢查員、青安崗員的安全意識和業務能力培訓,扎實開展“三級安全教育”和安全輪訓,提高干部職工安全意識和安全素質。五是加強安全文化建設,營造安全生產良好氛圍。開展主題鮮明、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安全文化主題教育活動,努力營造“人人講安全、人人要安全”的良好氛圍,增強安全文化滲透力,幫助職工自覺養成良好的作業習慣,切實把“安全第一、預防為主”落實到各個崗位、各項具體工作中。
四、嚴格管理,強化事故防控,確保各項安全措施落到實處
一是強化事故管理,加大考核力度。對安全生產責任事故,嚴格按照“四不放過”原則,認真組織事故分析,準確查明事故原因,充分吸取事故教訓,防止類似事故重復發生。對重大險肇事故也要嚴肅查處,追究有關人員責任。二是加強安全檢查提高安全檢查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組織實施安辦檢查和交叉檢查,重點查“三違”、查隱患、查制度、查培訓、查應急預案,增強安全檢查的針對性、規范性和科學性,努力改善檢查效果;堅持開展特種設備、危險化學品、雨季防洪等專項檢查,提高安全檢查的專業技術含量。三是采用先進管理方法,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繼續開展車間安全評價和高危行業及重點工程項目的安全評價,深入查找生產作業現場中人、機、料、法、環各方面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實施有針對性的整治措施,確保安全設施有效運行,努力為職工創造安全健康文明的生產作業條件。
五、加大投入和整改力度,創造安全生產的良好環境
一是依靠技術創新,提高安全水平。及時跟蹤國內外安全技術動態,積極推廣成熟、先進、適用的安全生產技術,堅決淘汰落后的安全設備、設施,提高作業過程的安全保障;針對生產安全中的薄弱環節,組織開展科技攻關,通過改進工藝,減少生產過程中的危害因素和降低工藝流程中的危險程度;在涉及易燃易爆危險化學品的場所推廣阻燃技術、工業電視監控等技術,杜絕危險化學品事故及由此造成的環境污染事故。二是加強危險源監管,杜絕重特大事故發生。定期開展危險辨識,全面梳理、準確掌握危險源種類、特性、分布及監控措施落實情況,根據危險特性制定防范措施,明確監控管理責任,確保安全設施完好,安全措施到位。三是認真開展職業危害監測工作,準確掌握有毒有害因素,加強過程控制,防止和減少職業病發生。四是加強建設工程安全管理,認真執行建設工程安全預評價、驗收評價、安全“三同時”,落實各相關方的安全管理責任,加強分包工程的安全監管,督促各方履責,促進工程施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