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電灤河發電廠實現連續安全生產1600天
國電灤河發電廠實現連續安全生產1600天

文章來源:中國國電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07-09-07
國電灤河發電廠實現連續安全生產1600天
國電灤河發電廠在安全管理工作中,緊緊圍繞集團公司“四化一中心”的總體要求,樹立科學的安全觀,以實現本質型安全企業為目的,確立了以人為本,固本強基,從源頭上堵塞安全漏洞的安全管理原則,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從而實現了劃歸國電集團公司四年以來穩定的安全生產局面。截止2007年8月24日,該廠實現連續安全生產1600天,再次刷新了該廠安全生產史上的最好成績。
以人為本,強化職工安全素質的培養和提高。為培養干部職工的安全意識和自主安全管理能力,該廠一方面從最基礎的安全知識培訓入手,每年定期對職工進行各專業的安全規程和理論知識考試,強化職工對安全技能和知識的掌握與吸收;除此之外,利用機組大小修的機會,將安全培訓課堂搬到檢修現場,增強職工對實際安全技能的掌控。另一方面,通過構建安全文化營造濃厚的安全人文環境。近年來,該廠先后開展了“反習慣性違章大討論”、“安全小故事”征集、“請您上電視講安全”、“安全警句、短信”征集等活動,并將其中的優秀作品讓職工擔任主角制作成電視安全教育短片在廠閉路電視中循環播放。扎實具體的基礎培訓,生動活潑的文化熏陶有效地提高了職工的安全素質,增強了職工的自主安全管理能力。
以制度建設為基礎,扣緊安全管理鏈條。為使安全管理成為有本之木,安全獎懲有據可依。該廠建立健全了一整套的安全管理規章制度。今年分別修訂了《安全生產保證體系》、《各級人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統計標準》、《安全例行工作》、《現場安全作業》、《工程安全管理》、《事故管理》、《安全獎勵考核》8部分34個安全管理規章制度,制訂了《灤電重大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匯編》,收錄了全廠13個應急預案,為安全生產再加一道保險。在制度的執行和落實過程中,堅持“誰主管誰負責,誰監督誰負責”的原則,確保制度執行落實不打折扣不縮水。尤其針對機組大修中外包工程和臨時用工管理這兩根安全“軟肋”,實行開工前重點教育、過程中嚴格監督、結束后認真總結三個環節的全程跟蹤管理,從而扣緊安全長鏈的每一環。
設備治理和運行調整兩手抓,筑牢安全長堤。今年,該廠利用7號機組大修,進行了汽輪機低壓缸通流部分改造,更換了噴燃器,加裝了鍋爐吹灰裝置,不但提高了機組的經濟運行水平,也為安全生產創造了條件。該廠還在今年年初出資10多萬元為職工統一配發了安全帽,并對全廠的安全標示牌和設備標示牌進行了更新,目前正在進行介質流向的噴刷工作,更換了廠房消防器材等,這些都為安全生產奠定了基礎。在進行設備治理的同時,該廠還根據承德地區煤質復雜,燃料運輸不便等情況變化,隨時進行運行方式的調整,特別是在今年承德地方段鐵路拆除變更期間,及時根據煤質情況調整了運行方式,確保了機組的運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