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強冷空氣影響,廣西已持續寒冷陰雨20天。至2月1日,桂北地區雨雪冰凍災情仍在持續,受災人口達1000余萬,全區停運變電站80余座,停運輸電線路數百條。另外,受指標和輸電“瓶頸”制約,區外輸入電力十分有限,全區電力供需和安全生產形勢面臨前所未有的嚴峻局面。
雨雪冰凍災情引起的電荒牽動了自治區領導的心。1月24日,自治區人民政府召開專題會議部署電力供應專題會議,郭聲琨書記和馬飚主席均做出重要指示。1月25日、28日自治區副主席楊道喜連續主持召開會議,檢察督促并布置區內電力供應保障工作,要求國投欽州電廠等沿海發電企業“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發揮骨干作用,千方百計從印尼、越南及我國北方市場組織煤源……” 。
“抗擊嚴寒,落實好自治區政府下達的政治任務,以實際行動踐行‘三為’理念”!面對罕見的災害性雨雪天氣的考驗,國投欽州電廠吹響了抗災籌煤保電的“集結號”。
按照調度指令,國投欽州電廠兩臺機組均處于630MW以上高負荷運行,日消耗原煤10000噸。為了保證發電需要,公司借助海運優勢盡一切可能落實電煤供應。
受國內電煤緊缺影響,我國各港口煤價一路飆升至640元/噸,海運費用也高達180元/噸,燃料成本急劇上升。國投欽州公司以大局為重,購煤保發電,千方百計兌現計劃煤和印尼煤,以采購市場煤為補充,2月份已落實煤炭近40萬噸。公司還抽派精兵強將高效運作,多路出擊,深入煤炭集散碼頭,為具體落實調運方案進行多方溝通、協調,保證煤源和船只運輸暢通。
1月26日,一艘油船改裝的運煤船抵達公司7萬噸卸煤專用碼頭。由于是改裝船,內部結構與普通煤船有很大區別,加上連日陰雨,燃煤黏度很大,卸煤工作平添許多困難,就連船東都對如期離港不抱任何期望。為避免船舶滯期離港影響后續五艘載煤船入港,公司的燃運脫硫部從經理到推耙機司機,24小時工作在卸煤第一線。有時卸船機抓斗無法工作,大家就用鐵鍬一鍬一鍬將煤卸到抓斗內,近6級的海風夾雜著冰冷的雨水潑濕大家的衣服,所有人冷得直打著哆嗦,但沒有一個人退下來。大家咬緊牙關挺住,實在冷的受不了,就喝上口姜湯接著干。
為確保機組的安全穩定運行,國投欽州公司加大對設備的巡視、巡檢力度,增加高崗位生產人員現場巡檢頻率。公司運行管理部、設備管理部、燃運脫硫部的負責人及安全監察部的專工均到生產一線巡視設備運行情況,與運行人員一道及時查找設備缺陷。一旦發現問題,馬上解決,加大消缺力度、提高消缺質量與消缺速度。各項檢修工作嚴格按照公司制定的“小缺陷不過班,大缺陷不過天,所有缺陷有人管”的原則,將消缺責任落實到人,保證消缺的及時性和安全性。
正是靠著這種堅強的意志和對企業的忠誠,國投欽州公司在迎戰這場冰凍寒災中,不僅確保公司電煤供應,而且支援桂林永福電廠發電用煤2萬噸,對緩解桂北地區煤電緊張的局勢發揮了積極作用,彰顯了國投集團成員企業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這同時也驗證了自治區建設沿海電廠的決定是十分正確的。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