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6月,剛剛經歷“帶電改造”重重風險考驗的中海化學股份有限公司110KV一期總變電站連續安全供電運行突破1000天,創造了這套該廠最早投運的大型裝置最佳運行記錄。自2005年9月26日臺風“達維”導致一期裝置總變電站安全供電天數 “清零”以來,中海化學一期總變在公司職能部的支持下,在保運部管理、技術、操作人員的共同努力下,經歷了多次暴風雨的襲擊,經歷了總變改造的“脫胎換骨”,經歷了外電網的頻繁波動,始終保持著與海南電網的“零距離”并行,用令同行刮目相看的業績,保證了一期生產裝置的供電穩定。
抓落實,精細化管理碩果
一期總變日供電量達33萬千瓦時,承擔著一期52萬噸化肥裝置、辦公區、二期凈水廠、塑編及復合肥廠等區域的電力供應。面對大型裝置對電力供應高質量、高穩定性的要求,總變技術、運行人員以裝置保運部提出的“不出現因為自身原因引起的停電事故”為目標,將“精細化”管理的理念認真落實到總變運行、檢修的各項控制之中。
2007年,裝置保運部認真貫徹、樹立“精細化”管理理念,建立了全新的“立體巡檢網絡”和數據分析模式,即在總變的日常管理基礎上建成以運行人員的每班三次點檢、技術監督的日檢和主管經理組織的周檢為基本內容的三級檢查網絡。巡檢、維護與檢修的有效數據都錄入“一機一檔”的設備“病歷式”管理檔案中,在每月設備狀況評估以及運行分析會議上,技術監督以數據分析為基礎制定下月的設備維護計劃。
“檢修質量控制卡”是總變精細化管理中的另一項創新。每一個控制卡與設備一一對應,卡上包括了該設備的詳細參數、關鍵控制參數、各類故障維修方案,各類檢修分項目的內容,不論是年輕員工還是經驗豐富的老員工,只要是照著控制卡一步一步執行就不會因為個人因素而影響到檢修質量,有力的保證了電氣設備檢修任務的圓滿完成。
學南網,銳意進取不停息
他山為石,可以攻玉。2007年1月開始,電儀部報請公司批準全面開展了“學南網(南方電網,以下統稱南網)、提高變電站綜合管理水平”活動。總變組織技術骨干到220KV羅帶站和儋州電力調度中心學習調研,邀請儋州電力公司領導來總變交流指導工作,并引入了電網在運行、檢修、安全管理方面的經驗方法。
參照南網標準編制了更加合理精細的運行規范,并在施用中不斷修改完善;倒閘操作一改多年來不規范的習慣用語,引入南網通用的標準術語;逐步統一操作票,實現操作票據規范化;引入旨在防止誤操作的“微機五防”系統,從操作系統上杜絕誤操作;設備維護標準大升級,按照國家規定調高了高壓絕緣氣室微水測試、二次線路絕緣測試、蓄電池內阻測試、主變有載壓力開關防潮等12項設備維護標準。
在與電網公司交流學習的同時,裝置保運部協同技術裝備部積極爭取充分享受海南電網“大客戶”的各項權益,協商達成電網晃電信息通報制度、協助我方外線檢修、加快我方緊急檢修時停電申請的辦理過程、臺風時節加強化工城供電專線的巡檢等協議,為化工城的安全用電爭取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重防患,預防性檢修見成效
引入借鑒、融會貫通、為我所用——這是一個過程,更是一種進步。正是在不斷的借鑒、創新之路上提出了個有特色的管理思路。
通過對各類停電事故案例的分析,結合海南東方歷年的臺風、降水等氣候特點,電儀部根據一期總變特點制定完成了全年不同時間段的定期檢修維護保養時間表,并針對日常巡檢和主控監測數據分析,及時發現電力設備運行時的異常波動,在不影響供電的前提下,及時安排檢修,將總變運行維護的主動權緊握手中。
三年中,總變運行、檢修人員先后發現并排除了1#主變壓器壓力釋放繼電器故障、2#主變A相套管積水、八化1線進線斷路器34#GIS氣室密封泄露、總變主供電回路25#塔A相絕緣子串1/3擊穿、I段110kV進線拉線瓷瓶夾脫落等重大隱患,避免了一個又一個停電事故的發生。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