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科牢固樹立質量意識 捍衛航天員生命安全
中國電科牢固樹立質量意識 捍衛航天員生命安全

文章來源: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12-06-27
載人航天工程是一個龐大的系統,涉及技術、保障、管理、器件等諸多方面。在這個龐大的系統中,質量永遠是第一位的,是重中之重。神舟九號首次載人交會對接任務中,產品質量更是高于一切。毫不夸張地說,關注質量,就是關注航天員生命安全。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牢固樹立了質量意識。在日常的科研生產過程中,不容許一丁點“可能”、“應該”、“或許”等詞句出現。每一道工序、每一次試驗、每一組數據都嚴格把關。研制人員和生產加工人員都要求嚴上加嚴、細上加細,以確保整個研制流程的萬無一失。
在神舟九號激光雷達的研制過程中,項目組特別強調“一切為載人,全力保成功”的觀念,大力倡導“零缺陷”的工作理念和嚴慎細實的工作作風,堅持安全至上,質量第一,實施以提高產品安全性、可靠性為中心的全面質量管理。
正是這種強烈的質量意識,使得項目組成員不放過任何疑點和異常情況。得益于交會對接激光雷達的生產經驗,交會對接激光雷達從元器件齊套到所有驗收級試驗結束,進展非常順利。可就在產品完成所有驗收級試驗即將交付前夕,2011年5月,設計師在進行試驗數據重復判讀過程中,發現當激光雷達使用某一路激光器時,整機的回波能量存在波動較大的現象,雖然精度滿足指標要求,但與以前產品有所不同。如果就此將產品交付總體,技術指標亦滿足任務書要求,但存在未知風險;如果上報技術總體,勢必將影響產品交付進度,也意味著前兩個月的辛苦付出前功盡棄。設計師系統為此對海量數據進行分析,并同以前產品試驗數據比對。通過召開專題會議進行認真細致的技術討論,最終認為:神舟九號上的交會對接激光雷達是要進行首次載人交會對接任務的,本著對產品質量負責,對航天員生命安全負責的態度,及時向技術總體匯報,交會對接激光雷達推遲交付,同時做好技術歸零工作準備。
在同總體單位匯報溝通的時間里,機加車間、特種工藝、電裝車間相關人員隨時待命。當與總體單位領導、專家匯報并研討后,決定開蓋檢查,并對疑似故障器件拆下進行失效分析。此時,已是深夜時分。接到北京的開蓋通知后,操作人員不顧工作一天的勞累,立即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去。由于產品已經是交付狀態,設備已經粘膠、固封,拆卸的過程困難重重。操作人員嚴格按照拆裝工藝,有序開展了擰螺釘、除螺紋膠、保護線纜、防止多余物等操作。待到將涂覆膠一點點清除、清洗完畢,天已開始蒙蒙發亮了。電裝師傅一夜勞頓,但卻抖擻精神,麻利地開始焊除器件……
對常人而言,這是一個平常的夜晚,可對于中國電科從事交會對接激光雷達的同志們而言,這是一個不平常而又平常的夜晚,不平常在于這是在實現為人類幾千年夢想的偉大事業做保障,平常在于這也只是他們諸多加班熬夜的一個縮影……
在本次質量歸零過程中,由于有舉一反三的工作,不能影響執行首次交會對接任務的時間表,項目組壓力空前。在壓力面前,項目組沒有退縮,相反積極組織精兵強將成立了工作組,以攻克該問題。由于涉及到的器件為國內首次使用,大家對其特性了解少,仍然處于再認識階段。那段時間,大家在一起唯一的話題就是討論怎么做實驗驗證,如何排除一個個疑似問題。中國電科加強頂層策劃,積極協調和調度,相關成員單位大力協作和積極配合,項目組輾轉多地,通過大量的仿真分析和試驗,沒日沒夜,前后持續兩個多月,終于搬掉了研制道路上的“絆腳石”。
在整個歸零過程中,項目組走了不少彎路,吃了很多苦,熬了不少夜,但是一想到產品是為載人航天服務,要為航天員生命安全負責,所有人都沒有了怨言,更加積極地獻言獻策,以質量問題徹底歸零為最大安慰。同時,正是有了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大協作的制度優勢,能夠有效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和資源,本次歸零才能進展順利,才能形成 “舉集團之力,創航天偉業”的良好局面!
在激光雷達研制過程中,中國電科項目組能夠不斷學習、不斷適應、不斷提高,不僅成功的完成了激光雷達主體研發任務,而且建立了一套適合激光雷達航天規范的技術流程和工藝規范,同時培養了一支素質過硬、作風頑強的科研隊伍,這些收獲必將對后續產品的研制產生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