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13-03-26
3月22日8時,三峽北線船閘結束運行近10年來的首次停航歲修,按期恢復通航。
三峽蓄水通航,促進了長江航運的快速發展和沿江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2011年,三峽船閘通過貨物過億噸,是蓄水前該區段最高年貨運量的近6倍。目前,三峽船閘已高強度運行了近10年,自175米試驗性蓄水以來,船閘年平均通航率96.2%,高于設計值近12個百分點,每年相當于多運行了40多天,部分設備的關鍵部件已接近設計使用壽命。此次停航檢修,有助于及時恢復和提高船閘設備設施的技術性能,保證船閘長期安全、高效運行。
三峽北線船閘檢修于3月2日啟動,計劃工期20天。在此期間,中國三峽集團三峽樞紐管理局組織設計、監理、施工和設備廠商等十多家單位,投入800多名工人及汽車吊、載人升降車和吊籃等機械設備近百臺,完成了北線船閘全線輸水系統、基礎排水廊道、閘室底板和邊墻等土建結構,以及人字門和反弧門等金結機電設備的全面檢查和系統維修。
據三峽樞紐管理局樞紐運行部副主任曹光榮介紹,為充分發揮三峽工程通航效益,最大限度減少檢修停航時間,三峽樞紐管理局貫徹三峽集團提出的“大修小修化、小修日常化”的檢修思路,借鑒南線船閘歲修經驗,采取諸多創新技術和管理手段來組織實施船閘檢修,確保檢修任務安全、優質、按期完成,實現“雙零”管理目標。三峽集團的快速檢修思想和三峽北線船閘歲修施工組織管理工作,得到了國務院三峽樞紐工程質量檢查專家組的充分肯定。
北線船閘歲修期間,南線船閘24小時定時換向運行。為確保檢修期間南線船閘安全高效運行,三峽樞紐管理局于歲修前組織對南線船閘進行了較為徹底的停航保養,加強運行安全保障和備品備件儲備;在上下游設置了待閘躉船,協調啟動短線客船翻壩轉運,協調通航部門加強船舶調度、及時啟動了長江沿線應急聯動機制。
數據顯示,北線船閘檢修期間,南線船閘日均運行14.7個閘次,通過貨物13.2萬噸。據悉,短線客船翻壩轉運工作還將持續到4月11日14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