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04-11-08
中國石化油氣勘探實現跨越式增長
中國石化依靠理論創新、新技術推廣和勘探項目市場化運作,油氣勘探不斷取得發現和突破,預計今年可獲得油氣三級儲量20.31億噸油當量,為年初計劃的145%,其中準備提交國家儲委審查的探明石油地質儲量2.8427億噸,天然氣地質儲量2983.21億立方米;同時,“十五”的前四年已完成石油探明儲量9.8億噸、天然氣探明儲量4938億立方米,提前超額完成“十五”的油氣勘探計劃指標,為中國石化的持續穩定發展提供了資源基礎。
東部穩產基礎進一步穩固。近年來,中國石化通過對“以高精度三維地震為基礎的層序地層學研究、以屬性分析為核心的儲層預測與油藏描述技術”的工業化應用,不斷在隱蔽油氣藏、復雜斷塊群油藏等領域取得新發現,每年在東部主力油田探明1.5億噸以上儲量,為東部油田產量的硬穩定奠定了基礎。今年在東營南坡帶完鉆的王46井,首次發現了濟陽坳陷孔店組烴源巖,具有劃時代的重大地質意義,初步預測可增加資源量10億噸;在中原地區東濮凹陷的深層氣所處的中央隆起帶東南部,目前已探明天然氣地質儲量242億立方米。一系列的重大發現和突破,證實隱蔽油氣藏仍是今后增儲的主要領域,并表明我國東部盆地雖然經過了較長時間的勘探,但仍處在勘探的早、中期,各盆地的勘探程度不均衡,這都是勘探的潛力所在。
西部資源接替態勢日趨明朗。作為重要的資源接替區和中國石化勘探的主戰場,西部的油氣資源發現對中國石化上游業務的持續穩定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中國石化通過對“鹽下多目標層深井鉆井技術”的研究、應用,確保了塔河油田儲量新區塊的增加和探明儲量的快速增長。今年,在位于塔河探礦權區最南部的沙112井在奧陶系獲得高產工業油氣流,實現了甩開勘探的重大突破,有望形成3億~5億噸級的探明儲量區;鄂爾多斯北部天然氣儲量的快速增長,成為西部勘探的新亮點,繼去年在塔巴廟地區探明氣藏517億立方米后,預計今年中國石化可在該區提交探明天然氣儲量1429億立方米,為大牛地氣田開發夯實了儲量基礎。
南方的資源準備前景看好。作為中國石化戰略資源的準備戰場,南方探區包括陸相、海相兩個勘探領域。近年來,中國石化在川東北海相碳酸鹽巖天然氣的勘探中轉變思路,從原來鉆探構造氣藏轉變到尋找構造巖性復合氣藏,帶來了新的發現。在達縣宣漢地區毛壩、普光構造上分別部署的毛壩1井和普光2井均獲高產天然氣流,特別是普光2井鉆遇有效儲層395.5米,初步落實天然氣探明儲量1144億立方米,預計整個達縣宣漢地區天然氣儲量規模達3000億立方米,這是四川盆地目前為止發現的最大氣田。致密砂巖天然氣藏成藏地質理論的豐富和發展、儲層預測技術的應用推動了川西天然氣勘探向深層擴展。通過應用以提高產能為主的低孔、低滲儲層試油、壓裂改造,中國石化在川西坳陷已累計獲得天然氣探明儲量1262億立方米,并已具有19億立方米的天然氣年產能力。
海外油氣勘探開拓起步良好。截至目前,中國石化在海外的勘探區塊分布在中東、非洲、南美和亞太等五大區域,獲得了一批可觀的油氣儲量,部署在伊朗卡山的Arn-1井和也門S2區塊的Nialm-1井均已獲得高產工業油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