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人民日報 發布時間:2004-12-29
中聯集團:創新技術闖市場
先后開發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具有高科技含量的十大系列百余種產品,其中21種系國內首創
本報長沙12月28日電 記者吳興華報道:中聯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依靠技術創新,不斷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擴大產品市場份額,實現了快速健康發展。目前,集團總資產超過46億元,凈資產超過17.5億元,分別為1992年的155倍和76倍。今年1至11月,集團實現銷售收入45億元,凈利潤超過4億元,分別為1992年的1000多倍和400多倍。
中聯集團是原建設部長沙建設機械研究院在科研體制改革中轉制而來,主要生產建筑工程、能源工程、環保工程、交通工程等機械產品。集團把開發、研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技術視為企業發展的核心,建立起技術創新的人才選拔、穩定、培訓、激勵和經費保障等機制,強力推動技術創新。集團先后開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技術643項,負責修訂國家行業標準近200項;被授專利權204項;“八五”、“九五”、“十五”期間,承擔國家重點科研攻關課題及“863”計劃項目共26項。
堅持“寧缺毋濫”的原則,中聯集團嚴格人才錄用程序,逐步建立起一支高素質技術人才隊伍;完善住房、醫療、社會保險制度,并為特殊人才解決戶口、住房、子女就學等問題,以吸引人才、穩定人才隊伍;每年按銷售額的4%左右的比例提取科研開發經費,今年科研開發經費達到1億多元;對技術人員堅持“長期磨刀,中期鍍金,短期充電”的培訓。這些措施和機制,極大地調動了科研人員技術創新的積極性。從1993年起,中聯集團先后開發出十大系列百余個品種的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具有高科技含量的產品,其中,系國內第一臺(套)的產品達21種。
中聯集團走重組并購的道路,實行“高位嫁接,集成創新”,提高開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高技術含量的產品能力。2001年至2003年,中聯集團先后與浦沅集團、浦沅工程機械有限責任公司、湖南機床廠、保路捷(英國)有限公司并購重組,實行強強聯合,使中聯集團增加具有國內外先進技術水平的專利50項。目前,在國內市場,中聯集團生產的混凝土機械的市場占有率已達30%以上,環衛機械市場占有率50%以上,汽車起重機25%左右,塔式起重機20%。
闖市場要有“殺手锏”(記者感言)
中聯集團通過建立完善技術創新和保障機制,最大限度地激發員工投身技術創新的積極性和創造力,同時通過重組并購,進一步提高技術創新能力,使企業逐漸形成了以高新技術為優勢特征的核心競爭力。
中聯集團的經驗再次證明,企業競爭要靠關鍵技術,誰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誰就有了“殺手锏”,就有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