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電網靠需求側管理賺來電量18.8億千瓦時
南方電網靠需求側管理賺來電量18.8億千瓦時

文章來源: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 發布時間:2005-04-26
南方電網靠需求側管理賺來電量18.8億千瓦時
今年一季度,面對歷史上最缺電的嚴峻考驗,廣東電網實現售電量增長14.1%,比最高負荷增長高出3.5個百分點,增售電量58億千瓦時,占南方五省區總用電量增長的61%。
廣東用戶自覺錯峰率高達98.03%
今年以來,公司需求側管理再創佳績。今年一季度,全網負荷率同比提高2.67個百分點,相當于增加了18.8億千瓦時的供電量,保守估計由此增加五省區GDP產值超100億元;同期增售電量95億千瓦時,其中超過六成的電量增長落在廣東。
說起需求側管理帶來的變化,南方電網人深有感觸。以廣東為例。前三個月,廣東最大錯峰負荷624萬千瓦,遠遠超過去年全年用電最緊張的時期。可在如此嚴峻的缺電考驗下,廣東電網中調基本未出現拉閘限電,強制錯峰條次比上年同期明顯下降,今年一季度比去年減少74.68%;最大強制錯峰負荷159萬千瓦,比去年減少26.35%;強制錯峰電量1.02億千瓦時,比去年減少56.96%,僅占一季度錯峰總電量的3.66%;用戶自覺錯峰率高達98.03%,遠遠高于國內其他電網的水平。電力供應的平穩有序,由此可見一斑。
而這一切,均得益于公司高度重視需求側管理,并把它作為缺電考驗的最佳應對。
電力負荷“看得見,分得開,控得住”
據預測,今年廣東最大負荷缺口600萬千瓦,約占負荷需求的20%;最大電量缺口80億千瓦時,是歷史上最缺電的一年。在這樣的情況下,通過需求側管理等措施的運用,努力增加電網供應能力,不斷提高用電效率,最大限度優化電能資源配置,把缺電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降至最低,就是電力優質服務的最高體現。
第一,建立啟動錯峰預警機制,合理安排企業有序用電。目前,廣東全省安排參與錯峰大工業用戶超過4.7萬戶,占大工業用戶總數的76%,安排普通工業用戶25.6萬戶,占普通工業用戶總數的28%,為保證居民和重要用戶用電,特別是保證全省255家外商外貿出口創匯企業的正常生產用電,發揮了關鍵作用。
第二,提高需求側管理的科技含量。在去年投入1.6億元加快建設負荷控制和管理系統的基礎上,今年廣東電網需求側管理科技含量將再邁大步。他們計劃盡快建立和完善大用戶負荷管理系統,擴大監控用戶數量和范圍,為今年迎峰度夏錯峰用電提供技術支持;保證今年6月底建成2.5萬戶大用戶負荷管理系統,12月底監控大用戶擴大到7萬戶,使受控負荷達到電網負荷60%左右,使大用戶負荷能“看得見、分得開、控得住”。同時,今年內完成廣州、佛山、中山三個試點單位需求側管理分析與決策系統的建設。
第三,豐富優質服務內容。錯峰預警短消息服務,是廣東電網最具特色的個性化服務,深受用戶歡迎。目前,日錯峰用電短消息量在4萬條次左右,為促進用戶合理安排生產,確保“錯峰不減產”發揮了重要作用。與此同時,“95598”客戶服務系統繼續提供個性化、多元化服務。統計表明,“95598”目前日電話呼入量達1.9萬個,架起了電力與客戶溝通的橋梁。通過電話回訪,客戶滿意率高達99.88 %。
第四,提高峰谷比價,促進移峰填谷。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今年4月1日起,廣東電網嚴格執行新的峰谷分時電價實施辦法。新方案提高了峰谷分時電價的比價,擴大了實施范圍。調整后的峰谷電價比為1.58:1:0.5,即高峰電價在平段電價基礎上上浮58%,低谷電價在平段電價基礎上下浮50%,高峰電價是低谷電價的3.16倍。而在此前,廣東峰谷電價比為1.35:1:0.6,高峰電價為低谷電價的2.25倍。從目前情況看,它對引導用戶調整用電負荷,合理使用電力資源,促進需求側管理作用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