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鋼2005年預計實現營業收入400億元
攀鋼2005年預計實現營業收入400億元

文章來源:攀枝花鋼鐵(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06-01-20
攀鋼2005年預計實現營業收入400億元
近年來,攀鋼突出結構調整這條主線,圍繞發展戰略目標,立足攀西資源優勢,狠抓發展這一第一要務,實施三期工程建設和多種形式的并購重組,大力推進產業結構、工藝技術、產品結構和組織結構調整,著力打造鋼鐵釩鈦精品基地,企業經濟效益和綜合競爭實力顯著增強,2003年實現營業收入263.45億元,位列中國企業500強第63位;2004年實現營業收入339.54億元,位列中國企業500強第67位;2005年預計實現營業收入400億元。
一、突出品種結構調整,狠抓發展這個第一要務,推動攀鋼經濟總量和核心競爭力不斷躍上新臺階
近年來,面對鋼鐵行業的激烈競爭,特別是國內鋼鐵行業迅猛發展帶來的巨大壓力,攀鋼積極調整發展思路,以發揮攀鋼資源和技術特色優勢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提出并大力實施“有限相關多元可持續”發展戰略,以精品戰略統領市場營銷、生產組織和新產品開發,推動品種結構不斷調整和優化,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品種、質量、效益型發展道路。
1、加大市場營銷力度,為品種結構調整提供準確的市場導向。攀鋼突出以市場和顧客需求為導向,優化品種結構和資源流向。一是完善銷售網絡。先后在北京、重慶等大中城市成立了9大銷售分公司,初步形成了覆蓋全國主要地區的銷售網絡。二是強化市場研究分析,建立快速的市場反應機制。加強對重點行業、重點品種、重點用戶、重點區域市場需求情況的動態跟蹤和研究,形成了市場信息、銷售信息和生產信息的實時傳送,提高了市場變化的預測和快速反應能力。三是按照供應鏈管理思想和為客戶創造價值的理念,開展顧客滿意度管理,構建了顧客服務工作體系和運行機制,并與美的、二汽、格力、長虹重點客戶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通過突出營銷的導向作用和中心地位,攀鋼品種結構不斷優化,生產經營跨越式發展,經濟效益大幅度增長。2005年主營業務收入首次突破300億元,達到321.39億元,實現利潤12.7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7.06%和10.49%。
表1:攀鋼近年以來主要效益指標完成情況
指 標 名 稱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工業總產值(億元) 170.78 250.54 310.32
主營業務收入(億元) 178.38 252.94 321.39
利潤總額(億元) 7.36 11.53 12.74
出口創匯(萬美元) 13815 22835 33300
2、以市場為導向,調整優化品種結構,抓好“雙高”產品生產。攀鋼根據市場反饋信息優化資源配置,按效益最大化均衡穩定組織生產,不斷優化品種結構,材鋼比、板帶比不斷提高,2005年材鋼比達到89.73%;板帶比達到73.25%,同比提高4.18個百分點。重點抓好重軌、冷軋板、釩鈦制品等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雙高”產品生產。2005年,重軌、無縫鋼管分別達到63.27萬噸和68.07萬噸,同比分別增長11.39%和1.55%;釩氮合金、鈦白粉產量分別達到1303噸和58235噸,鈦白粉產量同比增長7.05%。
表2:近年來攀鋼主要產品產量完成情況(萬噸)
主要產品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鐵 537.17 519.91 566.94
鋼 533.63 598.20 619.27
鋼材 456.11 542.64 555.7
熱軋板 165.03 239.03 255.89
冷軋板 73.04 108.90 121.82
重軌 42.10 56.80 63.27
無縫鋼管 56.74 67.04 68.07
三氧化二釩 0.3831 0.5299 0.4986
釩氮合金 0.0562 0.1757 0.1303
鈦白粉 2.62 5.44 5.82
3、堅持特色精品戰略,大力開發新產品,培育攀鋼知名品牌。一是按照用戶和市場需求,大力開發新產品,推動品種結構不斷優化,新產品試制總量逐年上升,2005年達到78萬噸,開發出了一批有市場、有特色、有效益、有資源優勢的新產品。國內第一家開發出100米長尺鋼軌,能夠充分滿足時速350公里高速鐵路建設需要;熱軋開發出高強度耐大氣腐蝕鋼板及相應的超級鋼、高強汽車用熱軋鋼板;冷軋開發出家電用超深沖系列鋼板、IF鋼等具有一流競爭力的品種,國內首家開發生產出熱鍍鋅耐指紋板;攀成鋼開發出直徑340mm無縫鋼管,其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建材和特鋼分別開發出 500Mpa級鋼筋、高碳工具鋼等一系列新產品;立足資源優勢,開發出了獨具攀鋼資源和技術特色的新型釩鈦鋼品種,含釩貝氏體高強度鋼軌、DX54D超深沖鍍鋅板、380系列車輪用鋼等相關產品,具有國內領先水平。二是堅持特色精品戰略,大力推進品牌建設。攀鋼緊盯國際國內先進水平,高標準實施品牌戰略,取得了明顯成效。攀鋼被評為“中國鋼鐵品牌建設十大杰出企業”,重軌、無縫鋼管、熱軋汽車大梁板、冷軋家電用板、釩鈦等五大類產品被評為“中國鋼鐵十大影響力品牌”,其中重軌獲得中國名牌產品稱號。
二、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做強做大釩鈦產業和打造鋼鐵精品基地
近年來,攀鋼抓住歷史機遇,大力推進三期工程建設,并立足鋼鐵釩鈦主業,穩步實施多種形式的資產重組,積極拓展金融、貿易等產業領域,推動產業結構不斷優化。
1、大力實施三期工程建設。攀鋼三期工程建設2001年6月正式啟動,重點建設鋼鐵主業技術改造、釩鈦資源綜合利用和環保三大系統,十大標志性工程中,已有全連鑄改造、熱軋技改、軌梁萬能軋機生產線、冷軋酸軋聯機改造、冷軋熱鍍鋁鋅機組生產線、三氧化二釩擴能改造、釩氮合金生產線、微細粒級鈦精礦生產線等八項建成投產。2005年十大重點工程進展順利,大部分已建成投產。其中,突破釩鈦磁鐵礦大高爐冶煉技術的2000m3新3號高爐12月出鐵;中國最大斷面的2號方坯連鑄機12月已完成熱負荷試車;具有世界水平的3號熱鍍鋅機組6月竣工投產;具有世界水平的萬能軋機軋出100米長高速鐵路用重軌和H型鋼,月產已達4萬噸以上;具有國內先進水平的新1、2號焦爐分別于5月、10月建成投產;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攀成鋼Ф340mm機組11月竣工投產;提高鐵精礦品位和產能的礦山階磨階選全部完成;具有國際水平的高鈦渣項目將于2006年一季度投產;具有戰略資源開發意義的白馬鐵礦將于2006年出礦。新1、2號轉爐將分別于2006年1月、3月投產。
2、積極審慎地實施資產重組。攀鋼依托自身資源、技術和管理優勢,積極審慎地實施資產重組,先后對成都無縫鋼管公司、成都鋼鐵廠、錦鐵集團氯化法鈦白生產線、渝鈦白和長鋼實施了并購重組。攀鋼通過加強資源整合,大力實施技改,促進企業文化融合,特別是努力把以“攀鋼精神”為核心的企業文化移植到重組企業,把“以人為本、人企合一;嚴格管理、一絲不茍”的管理方針和管理模式移植到重組企業,較好地實現了重組目標。攀成鋼生產經營穩步發展,2005年,共完成鐵144.15萬噸,鋼178.01萬噸,鋼材167.46萬噸,實現銷售收入74.96億元,利潤3.45億元,創歷史最好水平;一期遷建技改工程順利完成,以Ф340mm連軋管機組建設為代表的二期技改遷建工程進展順利,攀成鋼正逐步成為國內最先進的無縫鋼管生產基地。攀錦鈦業生產經營全面發展,2005年共生產鈦白粉14615噸,實現利潤3260萬元,創歷史最好水平。攀渝鈦業生產經營和技術改造穩步發展,2005年生產鈦白粉33820噸,實現利潤2229萬元。攀長鋼重組以來,生產經營極為被動局面得到扭轉,正逐步向好的方向發展,2005年鋼材產量達到50.80萬噸,實現銷售收入30.33億元。資產重組拓展了攀鋼的產業鏈、市場范圍及發展空間,推進了產業和品種結構不斷優化,促進了競爭力的持續增強。
3、穩步推進貿易、金融的產業化發展,積極培育新的產業支柱。一是大力推進貿易產業化。攀鋼國貿積極拓展對外貿易業務,既“做自己的產品”,也“做別人的產品”,并開始涉足汽車貿易、原燃料補償貿易等領域,貿易產業化發展取得初步成效。二是加快金融產業化發展。攀鋼堅持通過集團財務公司穩健經營實現金融產業化的思路,增加財務公司資本金,積極為集團成員提供金融服務,擴大金融產品,拓寬服務領域,初步實現了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的有機融合。
三、依靠科技進步實現工藝技術持續優化,為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大型鋼鐵釩鈦企業集團提供有力支撐
近年來,攀鋼堅持企業發展戰略導向、市場導向和產業化導向的科技創新指導思想,以市場化、產業化為目標,加大科技經費投入,確定研究方向和重大課題,形成了一批有攀鋼資源和技術特色、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專有技術和成果。2005年,攀鋼共取得科技成果127項,獲得獎勵101項,申請專利58項,獲得專利授權55項。
1、著眼于資源綜合利用實施科技強企,全面提高自主創新能力,資源綜合利用水平邁上新臺階。攀鋼堅持自主研發與引進、吸收相結合,與20所國內外著名科研院所開展聯合科技攻關,解決攀鋼釩鈦資源綜合利用的技術難題,努力實現釩鈦領域關鍵技術的突破,釩鈦技術開發取得顯著成效。一是占領了國際釩技術和產業制高點,先后自主開發三氧化二釩、釩氮合金等生產工藝技術,處于世界領先水平。特別是釩氮合金生產技術打破美國獨家壟斷,工藝上優于美國,實現了常壓、連續生產。該項目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2004年度冶金科學技術特等獎和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二是鈦資源利用技術實現了國內領先。攀鋼通過引進關鍵技術并消化、吸收和開展自主創新,攻克微細粒級鈦鐵礦回收的世界性難題;獨創出專用型高檔造紙鈦白、化纖鈦白的常壓水解技術;掌握了納米鈦白制備和應用技術;國內唯一掌握氯化法鈦白生產技術,硫酸法鈦白生產技術處于國內領先水平。
2、圍繞工程建設和生產開展科技攻關,推動工藝技術和技術經濟指標全面優化。一是抓好三期工程達產達效攻關。重點是圍繞釩鈦磁鐵礦冶煉、全連鑄、軌梁萬能軋機、熱軋、冷軋、Ф340mm機組等開展工藝技術研究,著力解決好制約工程建設的關鍵技術問題,確保工程按期建成投產,使一流的裝備優勢盡快發揮出一流的效益。科技攻關為三期工程達產達效提供了有力支撐,使攀鋼工藝技術和裝備水平得到全面提升,鋼鐵生產工藝技術總體進入全國先進行列,總體上達到國內領先水平,部分工藝技術世界領先。二是抓好設備挖潛技術攻關。攀鋼突出挖掘規模潛能、降低能耗和生產成本等重點,瞄準國際國內先進水平,開展設備挖潛技術攻關,實現鋼鐵生產工藝和技術經濟指標全面優化。完善高鈦型釩鈦磁鐵礦高爐強化冶煉工藝技術,使高爐利用系數達到2.40t/m3·d以上,高爐利用系數連續多年保持全國大高爐領先;優化煉鋼工藝技術,大幅度提高轉爐爐齡,轉爐平均爐齡達到8544爐,提高廢鋼消耗能力,實現了噸鐵噸鋼;攀枝花釩鈦磁鐵礦采選技術實現重大突破,階磨階選工藝技術研究取得成功,使精礦品位從52%提高到54%。節能降耗、提高成材率攻關取得突破,攀鋼2005年噸鋼可比能耗和鋼材綜合成材率分別達到906kgce/t和90.58%,比2000年分別降低93kgce/t和提高16.13個百分點。
3、積極推廣環保節能新技術,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實現經濟與環境的協調發展。近年來,攀鋼堅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加強生態環境整治和保護,加快環保關鍵技術的引進、消化和研發,先后投入巨資完成了27項廢水治理項目、30項廢氣治理項目等環保項目,重點抓了煉鋼系統煙塵治理、廢氣回收,煉鐵系統廢氣粉塵治理,焦化系統生化廢水、粉塵治理,軋鋼系統廢水處理,鈦白粉廢酸、廢水治理,尾礦治理等整治,企業環保指標水平進一步提高。2005年,攀鋼污染物綜合排放合格率達90%以上。同時,攀鋼扎實推進“三廢”資源綜合利用,積極推廣TRT、干熄焦等資源、能源、廢棄物回收利用先進技術,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化害為利、變廢為寶,“三廢”利用取得顯著成效。如2001年成立了專門從事高爐廢渣回收利用的環業公司,使攀鋼渣場基本實現全部熱潑渣“零排放”。
四、加強集團組織結構調整和體制機制創新,逐步建立健全適應市場經濟、充滿活力的經營機制
攀鋼根據集團發展戰略要求,以健全和完善現代企業制度為目標,穩步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加快組織結構調整步伐,著力建立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激勵約束機制。
1、按照現代企業制度要求,規范集團管理體制,完善公司治理結構。一是嚴格按照《公司法》要求規范法人治理結構。攀鋼(集團)公司建立了董事會,制定了董事會議事規則、總經理辦公會議事規則,建立了專職董事制度。二是著力構建科學的母子公司管理體制。實施了(集團)公司與新鋼釩公司兩級機關更加獨立規范運作的改革,出臺《集團母子公司管理基本準則》,進一步理順管理職能,實現了母子公司的規范運作。三是建設整體產銷系統(ERP)。攀鋼2002年啟動了ERP建設,目前,ERP已正式上線運行,基本實現了信息流、物流、資金流、價值流的有機集成,提高了攀鋼信息化管理水平和快速反應市場變化的能力。
2、深化勞動用工和分配制度改革,優化人才結構和勞動用工結構。一是深化勞動管理體制改革,轉變勞動關系主體,將(集團)公司集中管理變為由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用人單位管理。二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推行領導干部、機關工作人員公開招聘和工會主席直接選舉試點等改革,實行領導干部任前公示。2004年,在兩級機關改革中分流人員191人,公開招聘了20名兩級機關處級以上領導干部,初步建立了干部能上能下、職工能進能出、工資能升能降、崗位靠競爭、收入憑貢獻的崗位動態管理機制。三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了以績效考核為基礎、工效掛鉤的工資總額管理體制和分灶吃飯的分配管理模式。
3、穩步推進主輔分離輔業改制工作。攀鋼抓住國家政策機遇,穩步實施主輔分離輔業改制。總體方案2005年3月底已獲得國資委正式批復,目前正按照“總體設計、分步實施、平穩過渡、逐步到位”的指導思想和“成熟一個改制一個”的原則,穩步推進改制工作。在企業分離辦社會職能方面,攀鋼已完成中小學教育系統和公安系統的移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