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冶金建設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06-02-10
中冶集團突破壟斷登峰頂
?。玻埃埃的甑?,由中國冶金建設集團總承包的唐山國豐連鑄連軋項目建成,這是我國第一條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中薄板坯連鑄連軋生產線,也是第一條由中國人進行總成包、總負責的連鑄連軋項目。這僅是中冶集團一系列重大自主創新項目中的一項。更令人嘆服的是,在由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2005年11月份發布的代表中國企業自主創新最高水平的第十批中國企業新紀錄中,中冶集團共創造了13項新紀錄,在全部519項中國企業新紀錄項目中占到了1/40。
四個月獨創六項中國第一
在2005年最新公布的企業排名中,中冶集團位列中國企業500強第39位位列全球最大工程承包商225強第27位,與此相對應的是2005年中冶集團營業收入再創歷史新高,達到680億元,比上年增長26%;全集團利潤總額達到14億元,較上年翻了一番。其中技術創新對于企業效益增長的貢獻率達到78%。
自主創新是中冶集團2005年的重要關鍵詞。下面一組畫面可以真實地再現中冶集團在自主創新中的重大突破:
?。乖孪卵?,中冶長天公司自行研制的2TDS3690-LZX橢圓等厚雙層振動篩通過了技術鑒定。2TDS3690-LZX橢圓等厚雙層振動篩行走速度為6.47米/分鐘,縮短了在線檢修時間,投產后將成為世界冶金行業最大的可自動行走的雙層振動篩;
?。保霸拢玻谷眨泄韪呖萍寄戤a300噸多晶硅項目第一爐多晶硅產品成功出爐。這項由中冶集團有色總院利用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實施的產業化項目,打破了美、日、德等國多年在多晶硅領域的技術封鎖和市場壟斷;
11月18日,由十九冶參建的中國最大口徑、世界一流水平的340連軋管生產線在攀鋼集團成都鋼鐵有限責任公司竣工投產。340連軋管生產線是目前世界上工藝最先進、規模優勢最突出、國內口徑最大、技術最先進的連軋管生產線,目前,這種生產線世界上僅有三條;
?。保苍轮醒?,由中冶集團設備總院研制的一臺多輥軋機順利軋出0.0014316毫米×40毫米鈦箔和0.00209毫米×35毫米銅箔。此前,軋制微米極薄帶材的多輥軋機,世界上只有美國、德國和日本等少數發達國家才能設計制造。項目委托方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變研究中心在立題調研中咨詢了國內外所有廠商,只有德國Sundwig公司做了報價53萬歐元,并只保證軋制0.003毫米薄帶,就厚度指標而言,該極薄帶材多輥軋機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12月底,中冶集團二十冶圓滿地完成了被稱為寶鋼“印鈔機”的2030冷連軋機歷史上最大的一次技術改造工程,在該冷連軋機停機28天后成功實現了首次“心臟手術”和多部位“器官移植”,改造工程開工21天就開始連續軋鋼,29天進入試生產,在速度上打破了韓國浦項保持的成績,創出了世界同類機組改造最快記錄。在技術上開創了我國冷連軋機“心臟手術”和多部位“器官移植”一次成功的先河。
推動鋼鐵工業升級
作為國內規模最大、技術水平最高的冶金行業設計、建設、施工單位,中冶集團的每一項重大技術創新都會對中國冶金行業特別是鋼鐵工業的技術進步發揮重要的基礎性帶動作用,中冶集團近年來的一系列重大自主創新,把中國鋼鐵工業的整體水平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使中國鋼鐵工業在某些領域里已達到或超過了世界發達國家的水平,同時也促進了中國鋼鐵工業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
自主創新戰略的實施讓中冶集團的企業競爭力得到進一步提升,2005年,全集團從業員工勞動生產率突破60萬元大關,比上年53萬元/人?年增長15%。在集團技術中心的牽頭組織下,兩級技術研發體系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應用技術為重點,以直接形成現實生產力為目標,努力提高技術創新的效益和適用性,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有色院的多晶硅還原爐技術研究、寶冶建設的高爐快速安裝技術和應用先進液壓技術吊裝大型鋼結構工藝、中冶賽迪的大型計算機分析軟件和三維設計等等,作為技術創新的成果,有效提升了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中冶集團獲得國家科學技術推薦權,成為冶金和有色行業惟一可以企業名義推薦國家科學技術獎的單位。
技術創新對于中冶集團的市場營銷發揮了決定性的作用,以寶冶為例,該公司憑借在鋼結構方面的絕對優勢,2005年一舉拿下了天然氣西氣東輸工程安徽蕪湖三個標段全部檢測項目,并承接了北京國家體育場“鳥巢”等大型復雜工程的鋼構檢測項目;在對由美國設計師設計的上電外高橋電廠和冠達爾鋼構公司的鋼構檢測項目中,根據美國專家提出的要求,勝利完成了美國標準的鋼結構檢測任務,美國專家為此十分滿意,認為該公司鋼構檢測技術已達到國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