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華電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06-08-07
華電集團“十一五”發展規劃解讀
"方向必須堅定,工作必須啟動,步驟必須從容"中國華電集團公司黨組書記、總經理賀恭在年中經濟活動分析會分組討論前,這樣為年中工作報告"破題"。
翻閱今年華電集團年中經濟活動分析會報告,從"上篇"分析2006年上半年經濟運行,開局強勢,到"中篇"周密謀劃"十一五"發展規劃與主輔分離改革兩大重點,再到收尾于調高全年經營目標,實現經營效益突破,可謂內涵豐富、亮點紛呈。
強勢開局
賀恭用"很好"來形容華電集團上半年的經營發展態勢。從國資委年度考核的發電量、利潤總額、凈資產收益率、流動資產周轉率四項指標考量,華電上半年經濟運行高起點開局,高速度增長,實現了強勢開局:發電量增長既高于去年同期的水平,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效益指標大幅提升;發電量增長高于裝機容量增長,利潤增長高于發電量增長;消耗性指標繼續降低。
成績的取得來之不易。當前華電正處于新一輪增長周期的上升階段,也處于調整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實現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安全發展、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時期,不斷變化的外部環境,如國家加大宏觀調控力度,投融資環境趨緊等,都為站在新起點上尋求新突破的華電增加了"動作"難度。但華電以科學發展觀和"358"戰略計劃統攬全局,圍繞"鞏固提升"和實施趕超發展這條主線,持續在營運改善、科學發展、內部改革等方面取得了新成效。
營運改善打出漂亮的"組合拳",首先取決于"三電"。上半年,公司發電量增長速度達20.62%,居五大發電集團前列。7月以來單日發電量屢創新高,7月13日完成發電量64141萬千瓦時。連續三年多科學發展的積累已進入"收獲期",2005年投產新機拉動電量增長21.51個百分點。
金融、煤炭"兩翼齊飛"在助推電源結構的優化升級上也功不可沒。華電集團高級顧問邵秉仁在會上指出,"以發電為主體,煤炭、金融為兩翼"是實現可持續的明智之舉,煤炭、電力與后續產品的可持續開發,可以規避市場風險,金融如建立財務公司,集中運作,可以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防止利益外流。目前,華電已積極推進煤電聯營項目的開展,而大型煤炭基地或煤電一體化基地建設也在考慮范疇。上半年報告指出,隨著奏響的"金融新三部曲",電煤資金統一結算與試點推進票據集中業務,初顯成效。截至6月底,集團內資金存量歸集率達到90%。財務公司、保險經紀和公估公司資產規模同比增長20%。漸趨豐滿的"金融、煤炭"兩翼保證了規模增加和結構優化的"雙向突破"。在核電領域,華電集團與中核集團聯手成立福建福清核電有限公司,福建可門發電廠60萬千瓦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并網發電與首家境外機構華電香港有限公司獲批成立,成是華電"內外拓展"的新成果。
科學規劃
企業制定"十一五"發展規劃并非新概念,但是以前提出這個目標,主要是把它作為一種追求的愿景和發展方向。而這次華電提出的"十一五"規劃,則是既把它作為一個長期發展的方向、又把它作為一項緊迫的現實工作任務,既對規模和效益進行了預測和平衡,又完善了實施規劃的策略和重點措施,兼顧前瞻性與可操作性。
華電集團規劃的"十一五"發展目標是到2010年,公司規模和效益均在2005年基礎上翻一番,發電裝機達到8000萬千瓦,年發電量3600億千瓦時。主要指標包括實現規模,效益,結構,資源利用效率,金融與煤炭,大型基地建設六個方面。確立這些目標突出體現了"十一五"規劃的一些基本思路:外延發展和內涵提升實現"兩條腿走路","十一五"公司規劃新投裝機容量4363萬千瓦,年均增長15.7%,發電量年均增長17%,利潤總額年均增長22%,凈利潤年均增長32.6%,將較好地體現了效益增長快于規模增長的科學發展要求;按照規模增加和結構優化達到"雙向突破"方針,規劃包括"十一五"退役小火電機組205萬千瓦,而開工建設60萬千瓦及以上煤電機組,將占煤電規劃總開工規模的90%。
華電集團高級顧問邵秉仁認為,由于我國能源資源分布與負荷發展極不平衡,電源建設戰線不宜過長,華電"十一五"規劃體現出了"點面結合"全面布局和重點發展的思路。報告指出,在"十一五"未,規劃公司在山東、貴州裝機將逾千萬千瓦,黑龍江、四川、福建、江蘇裝機超過500萬千瓦,并將建設十二大煤電基地、四大水電基地和四大煤炭基地或煤電一體化基地;使電力"白金"、煤炭"烏金"、金融"黃金""三金"互為推動、互為依托、形成"主體強大、兩翼豐滿"的發展格局。
同時,華電"十一五"規劃將堅持新建、擴建、并購"合理擺布",長遠目標和階段目標"協調統一"的原則,以"十一五"規劃指導年度計劃,以年度計劃保證"十一五"規劃,并根據規劃實施,分年度進行動態調整,做到總體規劃、分段實施,總量平衡、合理調控。
之所以在短短三年間,華電集團就根據"十一五"發展規劃對"358"戰略計劃第二、三階段的主要目標進行了調整提高,主要在于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步入了新的歷史階段,這為電力較快發展創造了空間。在這個階段中,通過深化電力體制改革、加快結構調整、轉變增長方式,電力企業有了比以往更強的經濟實力,也更有條件去實現規劃發展的目標,從而更好地肩負起發展我國能源產業的使命。
抱"金娃娃"
按照賀恭的話說:"今年要抱個'金娃娃',其主要標志就是全面突破已制定經營成果目標,力爭實現鄒縣四期一臺100萬千瓦超超臨界機組投產,從而實現公司經營效益,結構調整的重要突破。"
華電集團在年中會議上已決定調高公司2006年經營目標。同時,為確保完成新目標,報告提出將新目標分解落實到各地區、各單位,并將相應地加大考核力度。
今年是國家實施"十一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下半年國民經濟仍將保持快速健康發展,預計全社會用電量仍將保持強勁需求。國家宏觀調控成效進一步顯現,煤電油運矛盾開始緩解,積極引導能源結構調整,大力支持新能源發展和第二輪煤電聯動實施,為電力企業普遍帶來了利好。國家將出臺"十一五"深化電力體制改革意見,廠網分開遺留問題可望得到解決。
隨著電力企業外部環境的改善,華電集團在三年多來大力推動存量營運改善,增量科學發展,其積極成果已開始顯現的基礎上,將今明兩年定位于"發展關鍵期",以進一步提升公司的經營成果。
要實現突破,就要多管齊下,形成合力。全力實現全年的投產目標,實現公司規模及結構調整上的新突破;積極推進技術創新,提高科技在公司發展中的貢獻率;在機制創新上,制定實施集團公司整體上市工作規劃,擴大主輔分離、輔業改制試點和檢修體制改革試點,全面推動公司向現代企業制度邁進;深入研究落實"精細管理"的實施方案,加快信息化建設,促進公司管理現代化。同時,治理商業賄賂工作與加強黨的建設、領導班子建設和員工隊伍建設亦成為保證公司經營發展的"強大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