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能2007年發電量同比增長16% 煤耗大幅下降
華能2007年發電量同比增長16% 煤耗大幅下降

文章來源:中國華能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08-01-08
作為五大國有骨干電力企業的龍頭企業,華能集團公司高度重視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并依靠科技進步不斷提升企業競爭力。2007年,華能發電裝機容量達到7157.64萬千瓦,發電量達到3271.41 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6%,完成供電煤耗338.3克/千瓦時,同比下降6.57克/千瓦時,主要經濟技術指標繼續領先發電行業。
據華能集團公司黨組書記、總經理李小鵬介紹,華能把技術創新做為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根本,積極構建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以科技進步提升企業的綜合實力,靠自主創新培育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實現又好又快發展,努力為促進電力工業的可持續發展,建設創新型國家做貢獻。
多年來,按照這一創新理念,華能不斷完善科技進步體系,成立了技術中心和技術經濟研究院,聘請18位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組成專家委員會,制訂了科技發展規劃,加大科研經費的投入,促進技術創新和研究成果應用。“十五”期間,華能集團共承擔并完成了國家863、973計劃等國家科研項目11項,目前公司正在研究實施的國家及部委科技計劃項目16項。2002年以來,有3項科技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技術的研發和應用”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在電力技術創新、項目建設等方面創造了多項全國第一。
國產首臺60萬千瓦超臨界機組、60萬千瓦超超臨界機組、60萬千瓦空冷機組等一批在技術進步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國產化依托電力項目相繼投產,為推進電力裝備國產化和提高我國機電制造水平做出了巨大貢獻。
特別是2007年華能率先在玉環電廠建成代表國際燃煤發電最先進技術、標志著我國電站設備制造和電力工業裝備最高水平的四臺國產化100萬千瓦超超臨界機組,有力地推動了我國發電技術、電力裝備升級換代,使之走進了國際先進水平行列。在華能的示范帶動下,國內快速崛起了一批百萬千瓦超超臨界機組項目,目前國內制造廠家已擁有50臺套該型機組的訂單。
華能瞄準國際能源技術前沿,著眼于能源產業的可持續發展,積極開展未來能源技術的自主研發,率先提出并組織實施了下一代潔凈煤電技術——“綠色煤電”計劃,開發大幅提高煤電效率、實現污染物和二氧化碳近零排放的燃煤電站,第一階段25萬千瓦 IGCC示范電站已落戶天津濱海新區,即將開工建設。2007年12月11日,美國博地能源公司加盟“綠色煤電”計劃,使“綠色煤電”邁出了國際化合作的重要步伐。目前,“綠色煤電”項目已和美國“未來電力”項目、德國零排放電廠等項目一道,成為國際上最引人注目的近零排放燃煤電站示范工程。華能還聯合中核建集團、清華大學共同建設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20萬千瓦級模塊式高溫氣冷堆商業化示范電站,以實現核能發電技術的跨越式發展。該項目已列入《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重大專項。
為促進我國電力行業科學發展,華能將按照十七大精神要求,成立技術創新領導小組和技術創新中心,建立健全資金籌措、項目開發、考核評價、表彰獎勵等一系列規章制度,完善技術創新體系,通過產學研相結合促進科研成果向生產力轉化,為我國能源事業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