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北京時間22時剛過,位于中國和哈薩克斯坦兩國邊境2.2公里處的中哈原油管道阿拉山口計量站主控室儀表顯示,中哈原油管道2010年輸油達到1000萬噸。這是這條能源管道正式商業運行以來,首次達到設計輸油能力。
中哈原油管道全長2800公里,是中國第一條跨國原油管道,是連接里海油田到中國內陸的重要能源通道。中哈原油管道一期工程2005年12月開始投油,二期工程第一階段2009年10月9日投入商業運營,由中國石油哈薩克斯坦公司中哈原油管道項目負責生產和運行管理。
中哈原油管道項目圍繞建設中亞油氣合作示范區的工作目標,為實現年輸油1000萬噸努力工作。中哈原油管道項目將油源組織問題作為完成輸油計劃的最關鍵環節來解決,與有關部門一起,加強與買油方、供油方以及中哈兩國海關和商檢的溝通,與相關供油單位建立定期協調機制,及時跟蹤出口配額和路單落實情況,最大限度整合資源,保證油源正常供應。為有效遏制打孔盜油情況發生,這個項目派出代表到事故多發區現場常駐,加大現場監督力度,目前已發現并清除暗藏打孔盜油點3個。
中哈原油管道項目強化管道運行管理,通過明確工作流程,對管道運行各項參數進行采集和分析,為輸油生產的科學決策提供依據;對已投產設施的運行狀況加強檢查和摸底,提高對管道運行的管理和控制能力。項目每年兩次組織中哈兩國計量部門聯合標定,努力改善流量計工作狀態,有力保證原油管道商業運行。與此同時,中哈原油管道項目加強對運行承包商管理,密切跟蹤輸油設備工況和運行參數變化,對事故隱患提前預防并及時處理,確保管道運行安全。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