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長慶油田年產油氣當量突破4000萬噸
中石油長慶油田年產油氣當量突破4000萬噸

文章來源: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11-12-28
12月27日,中國石油長慶油田年產油氣當量突破4000萬噸,達到4059萬噸,為實現年產油氣當量5000萬噸、建設“西部大慶”目標打牢了基礎。
長慶油田管理開發的鄂爾多斯盆地,屬于典型的“低滲、低壓、低豐度”油氣藏,儲層致密、開采難度大,被國際多家權威機構斷定為沒有開發效益的邊際油氣田。多年來,長慶油田以“我為祖國獻石油”的崇高使命,以“找不到大油氣田不停步,建不成大油氣田不罷休”的堅強意志,一步一個腳印,一年一個臺階,在被稱為世界級難題的“三低”油氣田上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
2003年長慶油田年產油氣當量突破1000萬噸以后,面對后備儲量不足、老油田穩產難度大、已探明區塊不能實現有效開發等一系列問題,長慶石油人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思維,緊盯“磨刀石”,將制約油氣田發展的瓶頸問題作為攻克目標,進行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和深化改革,在鄂爾多斯盆地大打油氣勘探開發攻堅戰。
從侏羅系延安組到三疊系延長組、從下古生界碳酸鹽巖到上古生界碎屑巖的一個個新層位,從油田到氣田、從低滲透油藏到致密超低滲油藏的一個個新區塊,雨后春筍般迅速出現在長慶油田的版圖上,實現了油氣田開采由當初個別油氣層的單打獨斗到幾十個油氣層的分層開采。
長慶油田堅持勘探開發一體化策略,將油田勘探開發周期由原來的5年至8年縮短到目前的2年至3年,有些區塊甚至實現了當年勘探、當年建產、當年開發。特別是長慶油田將蘇里格氣田和超低滲透油藏開發作為上產主攻方向后,推動了油氣當量的跨越式增長。
按照中國石油“長慶油田年產油氣當量實現5000萬噸,建設‘西部大慶’”的目標,長慶油田全面推行“標準化設計、模塊化建設、數字化管理、市場化運作”的“四化”管理模式,依靠市場配置資源,創造了年鉆井8000多口、進尺2000多萬米,平均1周完鉆1口2000米深的油井,15天完鉆1口3000米深的氣井,3個月建成1座集氣站,6個月建成1座天然氣處理廠的發展速度,油氣田建設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數字化管理的實施,促使原有勞動組織構架發生革命性變革,實現了傳統管理向新型工業化道路的成功轉型,降低了成本。如傳統的采油方法需要經過油井、增壓站、轉油站、聯合站、井區、作業區等多個環節,百萬噸規模生產能力全過程管理需要3000多人,而現在只需要1000多人。
隨著油田開發規模進一步加大,長慶油田加大對頁巖氣、致密油藏開發的攻關力度,富集區篩選、水平井體積壓裂、直井多層壓裂等技術獲得突破,找到了致密油氣藏提高單井產量和開發效益的新途徑。近三年來,長慶油田完鉆水平井210口,投產初期平均單井產量8.3噸,是直井產量的3倍以上。氣田完鉆天然氣水平井281口,其中38口井獲得日產天然氣無阻流量超百萬立方米。目前,天然氣水平井日均單井產量達到5.5萬立方米。今年,長慶油田實施的雙水平井13段26簇同步體積壓裂獲得成功,試油日產原油均超過100立方米。長慶油田在蘇里格氣田共完鉆水平井143口,投產91口,試氣獲得平均日產天然氣無阻流量45萬立方米。
長慶油田在技術和管理上的持續創新,把低滲透油氣藏高效開采的不可能變成了可能。長慶油田年產油氣當量躍上1000萬噸用了33年,躍上2000萬噸用了4年,而躍上3000萬噸和4000萬噸分別只用了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