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電站2012年發電逾981億千瓦時
三峽電站2012年發電逾981億千瓦時

文章來源: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13-01-09
2012年,三峽工程建設運行管理成績顯著,防洪、航運、補水、發電等綜合效益充分發揮,地下電站、升船機等在建工程進展順利,成功實現重大節點目標。
作為長江防洪的關鍵控制性工程,2012年,三峽工程汛期共攔蓄4次峰值每秒50000立方米以上的洪水。通過科學調度,三峽工程從容應對流量高達每秒71200立方米的建庫以來最強洪峰,控制下游河段未超保證水位,有力保證了長江中下游的防洪安全。2012年汛期,三峽工程最大削峰每秒28200立方米,削峰率達40%,累計攔蓄洪水228.4億立方米,防洪效益顯著。
2012年汛前消落期,三峽樞紐建筑物、地震、泥沙、庫岸等各方面情況正常。整個消落期,三峽工程為長江中下游補水215億立方米,有效滿足了這些地區的生產生活用水需求。在消落期和汛中,中國三峽集團擇機開展庫尾減淤調度和生態調度試驗,基本達到了將庫尾泥沙沖刷到常年回水區的預期目標;通過人工創造適合繁殖所需水文、水力學條件的洪峰過程,對宜昌至宜都江段四大家魚的繁殖產生了積極作用。
2012年,三峽船閘運行安全、高效、有序。中國三峽集團貫徹“大修小修化、小修日常化”的檢修思想,采取了諸多管理和技術創新措施,突破了大型船閘檢修的傳統模式,順利完成三峽船閘首次歲修。通過采取在上下游引航道增設靠船設施等綜合措施,提高了三峽船閘的過閘效率。數據顯示,三峽船閘全年共運行9713閘次,通過船舶4.4萬艘次,旅客24.4萬人次,貨物8611萬噸,加上客輪折算貨運量538萬噸,船閘貨運量9149萬噸;全年翻壩轉運貨物878萬噸。截至2012年,三峽船閘已安全高效運行9年多,期間通過貨物已達5.5億噸,加上翻壩轉運貨物,通過三峽樞紐的貨運總量達6.5億噸,是三峽工程蓄水前、葛洲壩船閘投運后22年過閘貨運量2.1億噸的3倍多。
經過幾年實踐,中國三峽集團對三峽水庫的運行規律認識更加充分,調度越發成熟,水庫管理工作取得明顯實效。2012年,三峽工程水文泥沙原型觀測工作有序開展,為沙峰調度提供了技術支持;完成了三峽-葛洲壩兩壩間通航水流條件水文原型觀測工作,為更好地掌握兩壩間通航條件提供了原始數據。2012年汛后,在長江上游多個電站同期蓄水的情況下,中國三峽集團科學制定計劃,穩步推進蓄水進程,于10月30日連續第三年成功蓄水至175米,為充分發揮樞紐綜合效益奠定了基礎。
2012年,三峽工程在建項目進展順利。7月,三峽地下電站最后一臺機組——27號機組正式移交,三峽電站所有機組全部投產,成為世界最大的水電站和清潔能源生產基地。三峽升船機土建和設備埋件施工穩步進行,塔柱澆筑順利封頂,船廂結構及設備安裝全面展開。
三峽樞紐管理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2年三峽電站全年發電981.07億千瓦時,創歷史新高;葛洲壩電站發電166.43億千瓦時;三峽-葛洲壩梯級電站年度全口徑發電1147.5億千瓦時。截至2012年12月31日,三峽電站連續安全運行2328天,電站歷年累計發電量達到6291.4億千瓦時,相當于減排二氧化碳4.96億噸,減排二氧化硫595萬噸。三峽工程不僅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大的能源支持,也為節能減排做出了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