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大慶油田三次采油增油超億噸
中國石油大慶油田三次采油增油超億噸

文章來源: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13-04-09
截至4月7日,中國石油大慶油田公司應用以聚合物驅為主導的三次采油技術累計產油1.81億噸,三次采油增油超過1億噸。
三次采油是大慶油田利用物理、化學和生物等新技術進行的強化采油方式。三次采油增油,是指在水驅開發的基礎上,利用三次采油技術比繼續用水驅多開采出的原油。
大慶油田三次采油技術的研究始于20世紀60年代。2002年以來,聚合物驅油技術作為支撐原油穩產的三次采油主導技術之一迅速發展,為大慶油田每年貢獻原油超過千萬噸,使得大慶油田成為世界上最大規模的三次采油技術研發和生產基地。
2006年9月25日,大慶油田應用三次采油技術累計產油突破1億噸,累計增油5500萬噸。時隔6年多,大慶油田三次采油累計產油1.81億噸,增油量快速上升。
2010年,大慶油田創新推行大項目部運行模式,成立聚合物驅、復合驅項目經理部,建立“生產科研一體化、地下地面一體化”管理模式,通過“最小尺度個性化設計,最及時有效的跟蹤調整”,實現“最大限度地提高采收率,最佳的經濟效果”。
到去年年末,大慶油田已投入三次采油工業化區塊87個,三次采油年產量達到1360萬噸,占大慶油田年總產油量的34%。“如果這87個區塊還采用水驅,只能采出原油8100萬噸。因為這87個區塊采用三次采油技術,所以多采出原油1億噸。這1億噸就是增油量。”大慶油田聚合物驅項目經理部金光柱說。
大慶油田以聚合物驅為主導的較為成熟的開發技術曾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等殊榮。當前,在大慶油田“4000萬噸硬穩產、油氣重上5000萬噸”的新形勢下,三次采油及配套技術已成為支撐大慶油田可持續發展的油田開發主導技術,并為實施“走出去”戰略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