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中旅落實CEPA推動內地與香港旅游業互動發展
港中旅落實CEPA推動內地與香港旅游業互動發展

文章來源:中國港中旅集團公司[香港中旅(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11-06-09
CEPA政策自2003年實施以來,港中旅集團結合企業植根香港、面向內地的特點以及旅游主業的優勢,通過利用與落實CEPA有關安排,促進了內地與香港旅游業互動發展,順應了兩地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需要,推動了旅游支柱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通過對旅游產業鏈的整合、重組、完善,港中旅形成了香港、內地、海外的一體化產業布局,涵蓋旅行社、酒店、景區、在線旅游、旅游客運、旅游演藝、高爾夫等產業,并主要通過旅行社、酒店、客運、證件四方面的在港旅游業務為依托,形成具規模的旅游網絡布局,為推動兩岸四地旅游發展大格局的形成發揮了積極作用。
一是推動旅行社網絡布局。港中旅旅行社板塊已經完成中國6大區域公司和近百個分、子公司的布局,其中香港中國旅行社目前在香港、澳門設有42間分社和辦事處,成為香港布點最廣的旅行社,主力開展港澳市民赴中國內地游業務,并承接內地游客來港接待,與內地、澳門、臺灣多家旅行社互為組團、接待社,與內地各景區、酒店、旅游機構等旅游要素合作緊密,在香港市場成功樹立了“中國旅游專家”形象,成為旅游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CEPA實施后,推動的“自由行”政策已使內地赴港旅游人數持續增長,并成為香港的最主要客源市場,每年近2000萬的內地游客為香港當地零售、旅游等行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二是發展酒店布局規模,為旅游和商務活動提供更優質的服務。港中旅目前共管理酒店近60家,全資、控股、參股酒店19家,分布在中港澳一線城市和地區,形成了一定規模的酒店布局。在香港擁有旺角維景、九龍維景、銅鑼灣維景和灣仔維景四家酒店,在澳門擁有澳門維景等中高檔商務酒店,以自主接待商務及旅游散客為主要業務,均由港中旅酒店有限公司管理。港中旅積極開展酒店相關業務培訓,加強系統內中港澳酒店業務交流,推廣香港酒店管理先進經驗,并通過推進旗艦店建設、對外輸出管理、加強校企合作,促進中國酒店行業服務標準的提升,打造的“維景”系列被評為最具影響力的中國民族品牌之一。
三是推動建設貫穿珠三角的交通網絡,發揮促進旅游及經貿活動的樞紐作用。港中旅積極發展跨境客運業務和水路客運業務,香港中旅汽車服務有限公司目前已發展為香港、澳門最具規模的從事及代理過境與內地客運業務的24小時全天候營運大型汽車客運企業;與信德集團合作成立的信德中旅船務管理有限公司,經營香港來往珠三角地區的高速客運業務,首創跨區域海空中轉多模式國際運輸服務。目前,信德中旅機場至澳門航線的市場占有率約為34%,位居整個機場海上客運航線之首。
四是加強兩岸四地的溝通方面作用發揮,便利兩岸四地旅游經濟往來。在主管機關的委托下,港中旅承擔著為香港同胞和臺灣同胞辦理入出境祖國大陸證件的光榮使命。至今,港中旅已經為香港同胞辦理回鄉證2000多萬件,為臺胞辦證800多萬件,簽注3800多萬人次。2010年又設立6家證件服務中心,為香港市民提供更加便捷、人性化的服務。
在落實CEPA、促進內地與香港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推進過程中,港中旅也面臨著環境、資金和政策上的限制,拓展在港旅游業務受到局限,客運業務發展面臨瓶頸,亟需轉型。港澳土地不多,地價昂貴,新建及收購成本較高,要發展新的景區和酒店等旅游設施需要巨額資金,對港中旅在港澳旅游業務的可持續發展造成限制。港中旅旗下經營客運業務的中汽公司作為一家外資非內地客運系統企業,因不能取得內地客運企業資質而不能直接參與內地客運項目的投標,難以在內地城際客運市場上有實質性突破;而2014年香港高鐵開通、2015年港珠澳大橋落成、6個口岸建成等對以利潤主要來源于長線的客運業務將造成較大生存威脅,客運業務亟需轉型。
圍繞國資委“做優做強、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的目標,港中旅已經擬定了2011-2020年第二個十年發展規劃,將對標世界一流企業,推動旅游主業從產業鏈到價值鏈發展質量的轉變,更好地維護港澳的繁榮與穩定。具體建議:一是促進內地與港澳臺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安排,進一步完善兩岸四地的旅游網絡布局,為整合兩岸四地的旅游資源、為推動兩岸四地旅游發展大格局形成發揮更積極作用。二是希望國家進一步明確支持在港央企做大做強的相關政策,采取具體措施對在港央企增加資本金,支持在港企業整合并購、業務轉型和開拓內地業務,以增強實力、擴大規模,增加就業人數,提高社會影響力和行業帶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