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13-12-09
2013年12月6日,中法核能合作30周年高峰論壇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以中國廣核集團(以下簡稱中廣核)大亞灣核電站、嶺澳核電站一期的成功建設和安全運營,以及臺山核電站一期工程的順利建設為重要標志,中法核能合作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目前,中廣核正從項目投融資、工程建設與管理、運營管理、新技術研發等多個領域領銜中法核能合作向縱深邁進。
中廣核董事長賀禹在高峰論壇上表示,中法兩國核工業界應珍惜和利用已有合作基礎與經驗,深化技術研發領域合作,形成最具競爭力的先進核電技術產品;加強國際核電市場合作,打造最具競爭力的核電項目聯合體;繼續拓展核能產業鏈合作,共同推動核工業技術進步和可持續發展,推動中法核能合作向更高層次、更廣領域邁進,為實現全球核電產業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合作成果豐碩:從大亞灣、嶺澳到臺山 中法雙方共同受益
中法核能合作從開發建設核電項目開始。1978年12月,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在會見法國外貿部長弗朗索瓦后宣布,中國決定向法國購買兩座核電站設備,此后選址在廣東大亞灣,拉開了中法核能合作的大幕。在長期的合作歷程中,以中廣核、法國電力公司、阿?,m集團為代表的中法核電企業本著互利共贏原則并肩合作,克服了國際政治風云變幻以及雙方在技術標準、管理體制、文化理念等方面存在差異帶來的挑戰,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成為中法兩國建交50年來經貿合作最靚麗的名片。
大亞灣核電站是中法核能合作的首個重大項目。1982年12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批準建設大亞灣核電站,并賦予實現中國核電起步的光榮使命。1987年8月,在中法兩國技術人員的共同見證下,大亞灣核電站正式動工。1994年5月,在兩國核電建設者共同努力下,大亞灣核電站順利投入商業運行,實現了我國百萬千瓦級大型商用核電站零的突破。大亞灣核電商運以來,一直保持著安全穩定運行。兩臺機組連續6年超過2/3 WANO指標進入世界先進值,連續6年無非計劃停堆;1號機組連續安全運行近12年,至今保持并延續著國內外核電單機組安全運行的最高紀錄。以大亞灣核電站成功建設和高水平運營為標志,中法核能合作實現了良好開局。
1997年5月,由中廣核自主建設、法國企業參與項目融資和設備供應并提供技術支持的嶺澳核電站一期開工建設。2003年1月,嶺澳核電站一期順利投入商運,工程質量、進度、投資控制均達到國際同類核電站的先進水平,被國際原子能機構評為“國際核電工業界的典范”。嶺澳核電站一期商運后,兩臺機組多次刷新國際同類新建機組安全運行記錄。在法國電力公司組織的國際同類型機組年度安全業績挑戰賽中,大亞灣核電站、嶺澳核電站一期累計已獲得29項次第一名,金牌總數最多。
2009年9月,由中廣核與法國電力公司共同投資的臺山核電站一期開工建設,成為中法兩國能源領域最大的合作項目,也是中法以“中外合作、共同設計、共同建設”的模式共同開發建設的第三代先進核電技術項目。目前在中法雙方的共同努力下,該項目工程建設正穩步推進,安全、質量和進度控制良好。
通過參與中國核電項目建設和運營,法國核電企業在國內長期沒有核電新項目建設的情況下獲得了核電產業平穩發展的空間。法國電力公司目前已成為迄今為止中國最大的外國電力投資企業、中國電力行業最重要的國際合作伙伴之一。阿?,m等法國核電企業的技術研發隊伍和研發能力也得以持續提升。據不完全統計,僅在提供技術服務方面, 1985年至2004年的近二十年間,來華參與核電建設運營的法國工程技術人員共約9263人次,家屬11940人次。在法國政府的支持下,法國核工業界和金融界多家企業參與了雙方合作,領域覆蓋設備供貨、技術支持、技術轉讓、自主化和國產化、人員培訓、信貸以及保險業等方面,共有300多家法國企業參與了大亞灣、嶺澳核電站一期等項目各項活動。
中廣核是中法核能合作的重要受益者。從大亞灣核電站起步,中廣核不斷吸取世界核電技術發展的成果,引進與之相配套的管理經驗,建立了與國際接軌的核電工程建設和管理、運營管理、技術研發、人才培養體系,實現了百萬千瓦級核電站的自主設計、自主制造、自主建設和自主運營。2005年以來,中廣核先后開工建設了嶺澳核電站二期、遼寧紅沿河核電站一期、福建寧德核電站一期、廣東陽江核電站、臺山核電站一期、廣西防城港核電站一期等20臺核電機組,成為中國最大的核電運營商和全球在建核電機組規模最大的核電建造商。
合作方式升級:從“師傅帶徒弟”到“共同設計和建造”
中法核能合作起步于大亞灣,攜手走過了從“法方為主,中方為輔”到“中方為主,法方提供支持”,再到“共同設計、共同建造”的三個階段。在這一過程中,中法企業從“師徒關系”走向對等的“戰略合作”,在核電工程設計、工程建設和管理、運營管理、人才培養等多個領域進行深入合作,為促進中法兩國核能產業可持續發展、提升兩國核電安全水平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中廣核通過對國際先進核電技術的“引進、消化、吸收和再創新”,建立了與國際接軌的安全質量標準和控制體系,為實現中國核電高起點起步、跨越式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在大亞灣核電站建設過程中,法國電力公司受業主委托承擔工程管理顧問工作。大亞灣核電站采購了法國法瑪通公司生產的核島主設備,法國國民銀行等金融機構參與了項目融資,法方還提供技術服務。法國企業在大亞灣核電站建設現場共投入了1290人/月的技術支持,向大亞灣核電站派出了優秀的管理人員與中方員工組成團隊,承擔設計、采購、施工和調試方面的管理職能。為學習先進核電技術,中方分三批派遣115人赴法接受培訓。通過中法兩國核電工作者的并肩協作,中方人員全面掌握了運營管理百萬千瓦級核電站的能力。
在嶺澳核電站一期建設過程中,中廣核全面承擔工程管理、建設、安裝和運行管理的任務,聘請部分法國專家擔任技術顧問和助理。在法方的支持和協助下,中廣核實現了部分設計自主化、部分設備國產化,培養了一大批生產運營和工程建設與管理技術人才。東方電氣、上海電氣等中國企業通過受讓技術參與設備供貨,提升了核電裝備制造能力,實現了設備國產化比例從大亞灣核電站時的不足1%到30%的提升。
在臺山核電站一期工程建設中,核島設計由中廣核工程公司、中廣核工程設計公司與法國阿?,m集團組成的聯合體承擔,其中中方承擔的設計工作和供貨份額超過50%,法方承諾向中方轉讓相關核電技術研究成果。通過臺山項目,中廣核與法國企業在核電工程設計、工程建設和管理、運營管理等領域建立了更加穩固的合作。
中法核能合作為中國企業后發追趕國際先進水平提供了機遇。中廣核充分吸收借鑒法國企業經驗和成果,按照國際標準,推進核電自主化進程,形成了成熟先進、安全可靠的中國壓水堆核電技術CPR1000,并實現了集約化、標準化、規?;ㄔO。以此為帶動,中廣核的核電工程設計、工程建設和管理、技術研發能力快速成長,運營管理水平邁向世界一流,承擔建設的核電站設備制造綜合國產化率達到85%。福島事故后,按照國家最新安全要求,中廣核通過對CPR1000技術進行全面改進,形成了升級版堆型產品ACPR1000,正在陽江核電5、6號機組建設。
借助中法核能合作,中廣核用了近30年時間,完成了“引消吸創”完整過程,實現了核電規模和核工業能力的跨越式發展,為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三代核電技術,實現中國核電跨越式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合作領域拓展:部署核電產業鏈 面向國際市場“走出去”
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最近的一項研究顯示,預計到2030年,全球核電發電量將繼續增長,國際核能市場前景廣闊。這為中法兩國企業建立全產業鏈合作、攜手開發國際核電市場提供了契機。隨著中國核電產業發展規模和水平的不斷提升,中廣核與法國核電企業合作也不斷升級,合作的領域已從核電生產建設、運營管理拓展到先進反應堆研發、鈾資源開發、以及核燃料及人才培養、國際市場開拓等領域。
2008年以來,中廣核與阿?,m集團成立了合資公司,面向國際市場提供壓水堆核電技術、核島工程設計、設備設計、在運電站的工程改造設計服務。與法國電力公司及阿海琺集團共同決定在先進反應堆研發、核燃料及經驗共享、核電站運維及性能提升等方面加強長期合作,承諾推動新堆型研發設計以及面向未來30年的全面合作,促進全球核電工業整體安全水平的提升。
為促進中法核能合作可持續發展,2010年中廣核、中山大學與法國原子能委員會、法國電力公司、阿?,m集團、Grenoble大學等共同在中山大學開辦了全日制大學教育的“中法核電班”,培育中法核能合作的后繼人才。目前,該核電班已招收三屆近200名中國學生就讀。
2013年11月5日,因在中法核能合作中充分展示了中國企業在核電生產、建設和技術研發等方面的后發優勢,促進了兩國核電安全發展水平的共同提升,并在推動中法核能合作向縱深發展等領域發揮了顯著作用,中廣核獲得法國巴黎大區工商會頒發的“中法合作獎”。
中法核能合作取得的成就受到世界各國的關注,國際社會對中廣核在核電工程設計、工程建設和管理、運營管理等方面的核心能力普遍給予認同。2013年10月17日,英國財政大臣喬治·奧斯本參觀了中法合作建設的臺山核電站后對外宣布,英國積極歡迎中廣核投資英國核能建設,并對未來雙方在核能領域的合作前景充滿信心。在其見證下,中廣核與法國電力公司就合作投資英國核能項目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確定聯合進軍發達國家核電市場。 2013年11月25日,在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羅馬尼亞共和國總理維克托·蓬塔的共同見證下,中廣核董事長賀禹與羅馬尼亞國家核電公司Daniela Lulache在布加勒斯特簽署了關于建設切爾納沃德核電站3、4號機組的合作意向書。此外,南非、泰國、土耳其等國家也就與中廣核建立核電開發方面的合作保持密切聯系。
2013年12月2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與英國首相卡梅倫舉行會談時提出,中英要開展核電實質性合作,中方企業愿投資、參股甚至控股英方核電建設項目??穫惐硎?,歡迎中國企業赴英投資,支持中方參股甚至控股英核電建設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