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災害波及面廣,造成了災區大量房屋的倒塌,多數房屋嚴重受損。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建研院)高度關注災情,積極響應黨中央、國務院和國資委的號召,先后緊急集結51位專家,組建五批抗震救災技術專家組,迅速趕赴災區救援,對房屋進行應急評估,為災區早日恢復生產、重建家園和確保災后生產安全提供了技術支持和保障,充分展現了中央科研企業專業技術力量強,專家技術隊伍素質高的精神面貌。
一、院長親自率領專家組,指揮開展災區建筑震害安全評估工作。
5月13日,建研院召開緊急會議,研究部署抗震救災工作,成立了以院長王俊、院黨委書記袁振隆為正、副組長的抗震救災工作組。并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主管部門和受災單位的要求,5月14日,第一批由抗震所所長黃世敏帶隊的8人抗震救災技術專家組,趕赴災區;5月16日,院長王俊親率第二批抗震救災技術專家組21人趕赴災;截止到5月21日已有五批專家組先后赴四川都江堰、綿陽、德陽、什邡、綿竹等地震重災區和西南民航西南空管局、長虹電子集團以及東方汽車輪機廠等受災單位,在余震不斷的情況下完成了大量震后房屋(含廠房、雷達站、導航臺、塔臺等建筑物)的應急評估檢測鑒定工作,并提出了有關意見和應急措施,為災民和受災單位應急避難、震后房屋的使用與加固提供了科學依據,為災區重建家園、早日恢復生產和確保災后生產安全提供了技術支持和保障。特別是對西南民航西南空管局受損建筑的鑒定結論和提供的應急措施,為確保抗震救災飛行指揮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二、排除萬難,高效工作。
抗震救災技術專家組急災區所急,想災區所想,專家們到達災區后,克服旅途勞累,立即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抓緊時間對當地震后房屋的損壞程度做出應急評估,給出安全性建議,盡早讓露宿的群眾到滿足抗震要求的房屋中避難。積極對災區周邊地區抽調的質檢隊伍開展震后房屋應急評估標準培訓和技術指導工作,并提供可參照的相關技術文件和其他宣講材料,以有效指導災民應急避難。因在地震災區的出色的表現,5月15日第一批技術專家組受到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姜偉新部長的高度評價。
第二批技術專家組用四天時間對長虹集團受災廠區的廠房、商務中心、職工醫院和職工宿舍等60萬平方米的各類建筑物進行了檢測與鑒定,對震后房屋的使用和加固提供了建議,出色完成了任務,受到了長虹集團的高度贊揚。
5月21日至22日兩天,該院派往東方電氣集團汽輪機廠的趙基達、梁存之兩名專家,完成了13棟廠房(6.6萬平方米面積)、11棟辦公樓和教學樓(6.9萬平方米面積)的檢測評估工作。通過評估鑒定,專家對遭受嚴重破壞,瀕臨倒塌的建筑給出安全警示,對在已經倒塌的廠房、辦公樓中搶救財物給出安全施工方案,對輕微受損的安全建筑提供了具體建議與措施。為企業下一步有效開展自救,早日恢復生產提供了很好的技術支持和安全保障,得到了東方電氣及當地政府的高度認可。為此東方電氣集團抗震救災應急辦公室5月23日給建研院電傳了感謝信,表示對該院和專家的衷心謝意。
目前,該院第二、三批技術專家組圓滿完成了任務,已平安回京。
建研院抗震救災技術專家組發揮抗震技術優勢,用實際行動向災區奉獻一份愛,詮釋了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抗震救災精神。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