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鑄管集團千方百計搶產救災帳篷紀實
新興鑄管集團千方百計搶產救災帳篷紀實

文章來源:經濟日報 發布時間:2008-05-26
帳篷生產車間燈火通明,縫紉機在飛速轉動,工人們正在緊張地忙碌著。車間里沒有人說話,只有機器轉動的隆隆聲,墻上“萬眾一心抗震救災”的橫幅格外醒目。運輸帳篷的車輛在廠門口待命……
新興鑄管集團是中央企業中惟一擁有大批量帳篷生產能力的企業。四川汶川大地震次日,新興鑄管集團以中央企業具有的高度政治責任感,第一時間緊急組織旗下際華輕工集團公司生產救災帳篷急送災區。截至23日,已經陸續趕制并發送出指揮帳篷、維修帳篷、宿營帳篷、衛生帳篷、炊事帳篷等各種救災帳篷1.5萬頂運往災區。目前,5萬多頂帳篷正在趕制中。
災情就是命令
災情就是命令!汶川大地震發生后,新興鑄管集團公司很快召開緊急會議,部署安排抗震救災產品的生產。集團董事長劉明忠要求:要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抓時間搶進度,保質保量完成各類帳篷及救災產品生產任務!新興鑄管集團旗下南京際華3521公司是國內最大的帳篷生產企業之一,長期以來練就了企業的快速反應能力。汶川大地震發生后,該公司及時對庫存帳篷進行全面摸底,根據要求,連夜將所需帳篷發往成都。
汶川大地震發生當晚,工人們就立刻投入到30頂被稱為救命帳篷的衛生帳篷的趕制中,一夜未眠;13日上午,30頂衛生專用帳篷由專機空運災區。13日晚,該公司再次將近千頂帳篷送達災區。隨后,50頂帳篷經過2天一夜的緊張運輸從南京送到遭受震災重創的中央企業東方電氣集團。
舍訂單保救災
救災就是戰斗!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中,成立于1941年的際華3521公司的員工發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的精神,加班加點、連續作戰,全力趕制帳篷,支持抗震救災。
生產現場也是救災一線。記者在現場看到,員工們手不停歇,埋頭生產。據該公司董事長陶為民介紹,為保證災區帳篷供應,他們毫不猶豫推掉其他訂單,全力以赴保災區帳篷的生產。一家外商得知四川災區急需帳篷支援后,同意把原來預訂的交貨日期往后推遲。
帳篷生產車間24小時運轉,原來生產皮件等其他產品的車間也改為生產帳篷。公司充分挖掘整合各種資源,擴大產能,夜以繼日加緊生產。
具有抗菌保暖防寒功能,能同時容納兩臺手術,并配有消毒間、休息室、工作間,能自由組合形成臨時醫院的大型衛生帳篷,按常規需要17天工期,現在通過強化生產組織和調度,集中資源,只要3天就完成。
搶進度保質量
雖是火速趕制,但質量上一點不含糊。記者在際華3521公司生產現場感受到緊張的工作氣氛。車間主任任為民在車間一住就是幾天幾夜,眼睛布滿血絲,嗓音也有些沙啞,但他仍堅持檢查生產現場,協調生產。他說:“像我這樣住在車間的工人還有不少,一線工人最感人!他們不講條件,不計代價,能上陣的全都在這里!”
他告訴記者,許多員工一干就是十幾個小時。職工俞永俠生病在家已經有一個月了,聽到災區急需帳篷,立即趕回公司上班。50多歲的老職工錢益友嗓子手術后還沒恢復,就干起了扛包的重活。蘇晶的愛人是參加抗震救災的空軍直升機駕駛員,他們的孩子還不滿5個月。在最初通信中斷的60個小時里,她心急如焚,但照常默默工作,沒有向組織提任何要求。在這些普普通通的員工的心里,只有一個信念,那就是盡最大的努力,盡快將高質量的帳篷送往災區。
時針指向了午夜12點。公司的會議室里,現場協調會還在緊張進行。際華輕工集團公司負責人范建設向大家介紹,當天集團另外幾家企業已緊急行動,加入生產救災帳篷攻堅戰。
“現在生產帳篷是頭等大事!必須在最短的時間里以最快的速度擴大帳篷生產能力!”董事長劉明忠告訴記者,搶時間保質量必須調動每個人的積極性,充分發揮企業集團作戰的優勢,在全集團內整合資源和各種力量,由際華3521公司進行技術指導。他們在最短的時間內緊急組織際華5302、3542等9家下屬企業在確保質量和標準的前提下開啟帳篷生產線,挖掘生產潛力,千方百計擴大產能;同時組織際華新四五公司、重工3611廠等企業趕制帳篷布、帳篷鋼結構等原料。一場由9家下屬企業、數千名員工參加的搶產救災帳篷的攻堅戰正在新興鑄管集團緊急打響,一頂頂帳篷正在緊張趕制,源源不斷地運往災區……
記者離開南京際華3521公司時,時針已經指向了深夜12點半,奮戰在生產一線的工人們仍在緊張忙碌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