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時刻的免費服務彰顯網通人的責任感
特殊時刻的免費服務彰顯網通人的責任感

文章來源:中國網絡通信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08-05-17
四川汶川大地震后,都江堰網通的機房、基站、光纜等基礎設施,受到嚴重破壞,通信近乎癱瘓。都江堰網通也是四川網通受災最重的8個縣(市)之一。災后,都江堰網通利用各種應急通信手段,夜以繼日開展搶險救災工作,目前進展順利。據成都分公司副總經理戢志堅介紹,到5月17日晚6時,都江堰網通的通信情況基本恢復到震前水平。
據了解,為了盡快恢復通信,中國網通在14日晚連夜緊急制定了《中國網通集團公司關于四川省地震災區通信緊急恢復實施方案》。方案要求,動員全集團力量,利用應急通信車輛和設備、建設活動機房、恢復大靈通基站等各種措施,盡快恢復通信服務,滿足人民群眾當前的急迫需要,并為抗震救災指揮工作提供服務。
都江堰網通按照集團公司的要求,最近兩天加快恢復大靈通基站,目前市內大靈通基站已恢復到地震前水平,基本覆蓋了都江堰市區,可以為全市大靈通用戶提供正常服務。在一些災民安置的集中區域,都江堰網通還設置了不少免費電話,供市民使用。
在四川農業大學都江堰分校災民安置點,中國網通北京機動通信局使用機動通信車為群眾提供服務,免費電話臺前使用者絡繹不絕。一位災民表示,中國網通在這樣一個特殊時刻,利用機動通信車為群眾提供免費服務,顯示了一家電信企業的能力。
據中國網通工作人員介紹,一些用戶通過免費電話終于得知親人的下落時,甚至禁不住喜極而泣。這位工作人員表示,目睹這樣的場景,感到能在地震之后為災區人民盡一點綿薄之力,能幫助他們解除一些暫時的困難,這對中國網通來講,真是一份義不容辭的責任。
中國網通集團在地震發生后,已從全國各地調集應急通信車輛40余臺,進入四川災區提供通信服務。據有關專家介紹,應急通信車輛,集傳輸、交換等多項功能于一體,能夠在較短時間恢復區域性的通信,是搶險救災中的重要突擊力量。北京機動通信局趙長益局長介紹說,在1998年抗擊特大洪災中,北京機動通信局曾堅守32天,為抗洪工作提供通信服務。中國網通總經理張春江關切地囑咐趙全益:“這一次抗震救災工作,要有長期作戰的思想準備。時間很可能要超過32天。必要時要安排人員輪換。”
按照集團公司實施方案的要求,都江堰網通近兩天已著手建設活動機房。5月16日,第一個24平方米的活動機房已取代都江堰中心機房開始運行,并開始提供服務。一些8平方米的活動機房也正在街邊安全地帶建設,相關設備正在安裝調試。據成都分公司負責人介紹,這些機房建成后,目前尚處于危房中的通信設備將被替換,從而進一步提高中國網通各項服務的可靠性和穩定性。
中國網通總經理張春江在活動機房安裝現場察看后,囑咐隨行的各級分公司同志說,根據經驗,地震災后的恢復難度,要遠遠大于冰雪等災害造成的困難,網通上下對此要有清醒認識。因此,當前要抓緊時間,建設能夠堅持提供1-2年服務的活動機房,并抓緊建設一些臨時簡易用房以解決辦公問題。從而把當前的抗震救災和災后的恢復重建結合起來,比較穩定地為群眾提供通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