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油市場營銷系統全力保障抗震救災航油供應
中國航油市場營銷系統全力保障抗震救災航油供應

文章來源:中國航空油料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08-05-29
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四川公路大面積損毀,寶成鐵路隧道塌方,陸路交通幾乎陷于癱瘓,為了盡快搶救那些壓在瓦礫下的受災群眾,空中運輸成為緊急救援的唯一通道,成都機場成為救災運輸的樞紐,綿陽機場成為救災運輸的主要支撐點。但是,由于油源吃緊,交通受阻,用量突增,成都、綿陽供油紛紛告急,在最緊張的時候,綿陽機場的庫存僅夠供一天航油!成都、綿陽機場的油源能不能保證?抗震救災的飛機能不能及時加上油?這些問題攥緊了每個中國航油人的心。
災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面對這樣緊張的局勢,中國航油作為國家航油保障企業,積極落實中國航油集團公司總經理孫立“保證救災飛機都能加足油”的指示,沖鋒在前,誓為救災航運保駕護航。中國航油有限公司總裁周如成親自坐鎮指揮,在第一時間做出“保障全局供油平穩,重點落實災區供油”的指示。公司上下團結一致,眾志成城,積極迎戰。市場營銷系統的同志們更是全力以赴,奮力爭取,一方面積極協調爭取資源,另一方面積極協調組織運力。在過去的十幾個不眠不休的日日夜夜里,中國航油人譜寫了一曲大愛無疆,傾情奉獻的動人篇章。
五方攜手 通力保障資源
一切為了災區!這一駐立在中國航油人心中的信念,在中國航油和四方航油友鄰單位之間產生強大共鳴。五方攜手,在蔚藍天空中擎起一條生命線。
航空煤油作為一種特殊資源,在國內僅中石油、中石化、解放軍總后勤部油料和國家物資儲備局四個單位擁有資源。為爭取抗震救災航空飛行的“血液”,市場運銷部門及時搜集航油存量信息,緊急協調中石油、中石化、解放軍總后勤部油料、國家物資儲備局,將救災油源告急的情況及時通告。在抗震救災面前,五方的態度高度一致,各方表示要為抗震救災航油保障全力出擊。各煉廠加班加點組織生產,部隊和國儲局積極組織應急油源,各盡其能地確保油源的穩定。
駐各煉廠的代表處的同志們充分發揮主動性,做好與生產單位的協調溝通工作,積極協助各煉廠做好生產和組車。在中國航油駐中石油獨山子石化代表處的協助下,獨山子石化成立災區供油專項工作小組,一方面加班組織生產,一方面24小時不間斷組織裝車,僅用3天時間就完成了預定的航空煤油裝車計劃,裝車速度比平時提高了3倍,創造了航空煤油發運的新紀錄。駐中石油蘭州石化代表處在接到中國航油有限公司的需求計劃后,也協助廠方加班加點組織生產。通過及時有效的溝通,中石化在確保原定計劃完成的前提下,在茂名石化及長嶺石化增產并配置航空煤油計劃。高橋石化和揚子石化不顧路途遙遠,從長江水路向重慶發油為航油經重慶中轉成都提供了充足的油源。解放軍總后勤部油料部和國家物資儲備局也紛紛向成都、綿陽發出航油。
從石油石化,到總后、國儲局,所有可以爭取的資源,市場營銷部門都沒有放棄,只要有一絲獲得油源的希望,市場營銷部門都付出百倍努力。
八路并進 全力搶運航油
一切為了災區!這一駐立在中國航油人心頭的信念,讓來自八方的資源如血液翻滾般涌入最需要的地方。八路并進,向巴蜀大地上搶運航油。
時間就是生命,航油的快速搶運同樣也意味著生命。寶成鐵路受阻,市場營銷部門只能想方設法從其他鐵路線和公路向成都、綿陽發運航油。他們緊急協調鐵道部、成都鐵路局、烏魯木齊鐵路局、蘭州鐵路局、武漢鐵路局、西安鐵路局、中國航油物流公司和中國航油陸地石油公司,優先安排運力,沿途優先放行,為加快航油的調運速度盡了最大的努力。經過及時有效的溝通,鐵道部11次下達部令,命令立即在相應車站集結車輛,行搶運車次。在各相關駐煉廠代表處的積極聯系和協助下,各相關鐵路局迅速組織裝車。成都鐵路局對航油專列的運行情況專項監控,烏魯木齊鐵路局、蘭州鐵路局安排專用機車負責航油的裝運,航油調運沿途各鐵路局也加速放行,有效地確保了航油調運速度。在需要經西康線迂回進川的情況下,新疆獨山子到成都僅用4天,比平時快了近一倍,蘭州到成都僅用3天,也比平時快了1天。中國航油物流公司優先安排長江水運船只,增加發運密度。中國航油陸地石油公司對經重慶中轉至成都的航油搶卸搶裝。
為加大航油調運入川批次數量,中國航油組織60車龍組從新疆獨山子輸送航油到成都,這一大膽突破的方案創下了航油運輸史上最長龍組的記錄,極大提高了單次運輸量,運力是平時的數倍,史無前例的舉措大大緩解了成都油源緊張形勢。
十幾天來,各路航油已陸續從新疆獨山子、蘭州石化、洛陽石化、荊門石化、高橋石化、揚子石化、部隊峨嵋油庫、貴州都勻國儲庫等八個方向同時向成都進發,所有能夠爭取到的航油都在向成都、綿陽匯集;所有可以爭取的力量,市場營銷部門都沒有放棄。絕不放棄,是他們始終堅持的信念。
頑強拼搏 奉獻人間至愛
一切為了災區!災難無情,人間有愛。作為中國航油集團航油保障的主力軍,有限公司在抗震救災工作中恪盡職守,無私無悔地履行著中央企業的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兌現著為抗震救災保駕護航的承諾。
十幾個日日夜夜里,市場營銷系統員工們的電話始終保持24小時開機,加班加點成了家常便飯。為時刻掌握航油動態,隨時向發改委、商務部、民航局、鐵道部等部門上報數據,市場營銷部門隨時觀測數據變量,西南公司市場營銷部張煊甚至每天在夜里兩點上報數據。凌晨的電話已經習以為常,談論的話題除了油源就是運輸。“緊急協調國家儲備局、總后勤部、中石化和中石油”、“緊急協調鐵道部、成都鐵路局、烏魯木齊鐵路局、蘭州鐵路局、武漢鐵路局、西安鐵路局,說起來不過幾十個字的一句話,在市場運銷部門卻是幾百個小時實實在在的工作。平均每十分鐘一個電話,一共起草并提交幾十個文件,沒有時間休息,甚至連喝水的時間也沒有,持續緊張的工作,已經使聲音變得沙啞,眼中充滿血絲。電話!電話!還是電話;協調!協調!還是協調。每個人都在奮力與時間賽跑,想到的都是只有快一點,再快一點為飛機加上油,救援的人員和物資才能快一點,再快一點到達災區,災區受難同胞才能早一點,再早一點脫離險境。每個人都心系災區民眾,沒有怨言,不知疲倦,最關心的、最在乎的只有及時安全地提供抗震救災航油。他們將自己對災區人民深沉而凝重的愛化為奮力拼搏,在抗震救災的后方,在這條看不見的戰線上,保障著空中運輸的不竭動力。
市場營銷部門的工作也許不像轟鳴作響的機場那樣的引人注目,也許不像廢墟搶險的災區那樣的觸目驚心,也許不像官兵指揮的現場那樣鏗鏘有力,但是,他們的工作和參加救援千千萬萬受災民眾的官兵沒什么兩樣,與一線的救援一樣至關重要,一樣分秒必爭,一樣困難重重。一切為了災區,全力支援災區!他們以堅忍不拔的毅力頑強拼搏,為災區受難同胞們筑起源源不斷的航油供應生命線。他們的汗水沒有掌聲迎來,他們的成功沒有鮮花送上,但是,他們的名字,值得讓我們記住!他們是:負責綜合協調指揮的市場營銷部總經理常彬、負責資源落實的佘東、負責運輸協調的肖建偉、負責數據收集的董傳波、西南公司市場營銷部、獨山子石化代表處、蘭州石化代表處、荊門石化代表處、洛陽石化代表處、高橋石化代表處、南京代表處……這樣的名字還有很多很多,但是他們都選擇了默默無聞。
截至5月26日,中國航油共向四川災區組織航空煤油資源51000余噸,航空汽油資源1100噸,合計超過52000噸;協調鐵道部下達部級調度命令11道,增開航空煤油專列7趟,調運航空煤油706車,航空汽油25車;協調物流公司組織航空煤油長江水運油輪7艘,18380噸。也許數字是蒼白的,可是這些數字的背后卻是中國航油人一顆顆炙熱滾燙的愛心,是中國航油市場營銷系統員工一張張疲憊而又自豪的笑臉。
夜深了,一架架救援飛機在機場轟鳴而起;中國航油大廈里,燈光下依然是市場營銷部同事們忙碌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