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從唐家山堰塞湖指揮部獲悉,由中國水電五局承建的通口電站大壩不僅承受住了大地震后第一次每秒6680立方米的洪水考驗,而且大壩通過調節洪峰,緩解了洪水對下游的壓力,解除了“懸湖”對綿陽百萬群眾的威脅。
據悉,通口河電站是唐家山堰塞湖搶險指揮部一個重要的觀測點。6月10日,北川縣通口水電站閘門全部打開泄洪,大壩底孔泄洪的聲音震耳欲聾,水霧揚起上百米高。在10日13時28分左右,電站觀測到水位急劇上漲,在半個小時內就漲滿了電站水庫1806萬立方米的死庫容,14時10分左右開始泄洪。當天14時30分觀測到10日最大水流量為上游每秒6680立方米、下流每秒6200立方米,壩前水位最高時達595.7米。
通口水電站是涪江一級支流通口河干流七個梯級開發的第五級電站。該電站為壩式開發,電站樞紐工程由碾壓混凝土重力壩、右巖引水系統、地面廠房和升壓站等建筑物組成。大壩正常蓄水位598米,總庫容3610萬立方米,裝機容量4.5萬千瓦。
該電站工程于2002年9月8日由水電五局承建開工,2004年8月16日,1號機組利用一期蓄水發電,同年12月26日,2號機組利用一期蓄水發電。2005年6月18日,攔河壩主體工程完工,泄洪閘及啟閉機安裝調試工作全部結束,庫區開始二期蓄水。2005年6月27日庫區蓄水到598.0m正常蓄水位,兩臺機組均按正常額定出力發電運行。
近年來,通口水電站運行效果良好,保證安全、穩定、可靠、高效的運行發電。截至2007年7月底,通口水電站已安全運行1080天,電站已發電量48954萬千瓦.時。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